■海口市人民医院 庄 丛
骨折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意外事件,许多人在发生骨折后需要立即进行治疗,但除了有效的治疗之外,适时的康复训练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如果康复训练方法不对,会起到一定的反效果。所以,骨折患者如何进行康复训练呢?
一、早期康复训练
1.在骨折早期,一般使用支具或石膏进行固定,固定期限是4-6周,此期间要将患肢抬高,有利于肿胀消退。
2.当骨折具备初始稳定性,可以拆除外固定,开始进行关节的背伸功能、屈曲功能和旋转功能训练。
3.抗阻训练,在沙袋绑制或者皮筋束缚的情况下抗阻,进行关节的屈伸活动,这样可以更好地锻炼关节周围的肌肉,增强关节稳定性。
4.对骨折部位施加一定的生物力学刺激,也有利于骨折的快速康复。
二、中期康复训练
骨折中期是指骨折发生后3-7周,原始骨痂基本已经形成,骨折断端稳定性不断增强。需要积极的进行功能锻炼,以主动锻炼为主,被动锻炼为辅。如果是上肢骨折,可以循序渐进加强腕关节、肘关节或者肩关节屈曲活动以及外展、内收运动,增加关节灵活性,避免发生肌肉萎缩、粘连。如果是下肢骨折,可以进行空中踩自行车等运动,也可以考虑扶拐下地行走,有利于加强关节活动以及股四头肌肌肉的力量。每天根据自身体力情况,锻炼4-5组,每组重复10-30次。在进行功能锻炼前需要去医院通过拍片检查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在康复医生指导下制定具体的锻炼方案。
三、晚期康复训练
1.肌肉力量训练:主动屈曲,伸腿勾脚,让肌肉进行收缩,以达到肌力的恢复。
2.关节功能训练:外用一些活血化瘀的中草药进行烫洗,泡洗完以后再进行功能锻炼,锻炼的时候最好让家人帮助一下,把关节屈曲或者伸直到疼痛的程度,坚持一会,最好是疼的出汗,有力度更有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
总之,骨折后的康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赶快收藏以上介绍的骨折康复训练方法,希望能帮助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