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市中医院 褚雪菲
在机体逐渐老化过程中,因为年龄的增长往往带来进食量、活动量的减少。一些老人身体逐渐消瘦,自以为是“千金难买老来瘦”。但身体的表现却不是“老来瘦”的健康显现。他们特别容易疲劳,时常走路、持物没力气,而且是越来越容易生病。那么,要考虑可能是肌少症的“光临”。
一、什么是老年肌少症?
老年肌少症是一种与年龄增长相关的进行性全身骨骼肌含量减少,同时伴有功能下降的疾病。常见症状包括衰弱、体重下降、容易跌倒、乏力、步速减慢、四肢纤细和无力等。骨骼肌的减少会导致肌力减弱,功能障碍,跌倒风险增加,同时还会出现肌肉松弛、皮肤皱褶增多、体重下降、身体虚弱、抵抗力下降等一系列负面症状。
二、老年肌少症的风险因素
年龄增长是老年肌少症的主要风险因素。此外,老年人患有慢性炎性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认知功能损伤、心力衰竭、骨质疏松,都是发生肌少症的危险因素。40岁起,人的骨骼肌就开始衰老,70岁以上肌肉量减少的速度还会加快,从而导致人体的基础代谢率降低,体型变胖,脂肪堆积,肌肉流失加速,而骨骼肌减少到一定程度就会影响健康。如果年轻时缺乏锻炼,肌肉储备不足,年老后肌肉衰老得更快。
三、老年肌少症的诊断和治疗
1. 诊断:包括体格检查和相关实验室检查。体格检查包括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等指标,以及评估肌肉质量和功能。
2. 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康复治疗主要是进行适当的运动训练、物理治疗等,以改善肌肉质量和功能。
四、老年肌少症的预防与干预
1. 营养方面:应注意补充蛋白质,以优质蛋白等为主,饮食中需要添加一些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油、海鱼等;以及富含维生素D、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锌、硒等食物。
2. 运动方面:老年人应当减少静坐、卧床,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进行运动。加强营养的同时,增加抗阻运动训练是防治老年人肌肉衰减综合征的有效方法。如坐位抬腿、静力靠墙蹲以及拉弹力、哑铃、骑自行车、游泳等。此外,也进行一些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打太极拳等,注意平衡和柔韧性,循序训练,长期坚持,量力而行,防止运动不当引起损伤。
3. 控制慢性病方面:慢性疾病往往伴发炎症反应及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强。有效控制慢性疾病可减轻机体的炎症反应,对于保持肌肉容量,维持肌力和肌肉功能有重要作用。
总之,老年肌少症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疾病,了解其症状、风险因素、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的知识,有助于提高对老年肌少症的认识和重视,以帮助老年人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