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市中医院ICU 陈丽
压力性损伤也是老百姓口中所说的皮肤褥疮、压疮、溃烂等。一般来说,卧床、高龄、重症、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的患者更容易发生压力性损伤。大部分患者及家属对压力性损伤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重视,因此,特推出此内容,让各位家有卧床老人的朋友们更清楚地认识、了解压力性损伤及其预防的方法,为卧床老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一、什么是压力性损伤
压力性损伤是指皮肤和(或)皮下组织的局限性损伤通常发生在骨突出部位,一般由压力或压力联合剪切力引起。
二、压力性损伤的好发部位
1. 多发生于无肌肉包裹或肌肉层较薄、缺乏脂肪组织保护又经常受压的骨隆突出处;
2. 仰卧位:好发于枕骨粗隆(枕部)肩胛部、肘部、骶尾部、足跟部;
3. 侧卧位:好发耳部、肩峰、肘部、肋骨、髋部、膝关节的内、外侧,内、外踝;
4. 俯卧位:好发于耳部、颊部、肩部、女性乳房、男性生殖器、膝部、脚趾;
5. 坐位:坐骨、肩胛、足底、肘关节等部位。
三、压力性损伤如何预防
1. 保持皮肤干爽
1.1及时更换潮湿的衣裤、床单。
1.2对于失禁患者:①发生失禁后应及时清洁皮肤;②可选择适合的尿液/粪便收集器防止皮肤浸渍;③可使用适合的预防性水胶体敷料进行皮肤保护。
1.3清洁皮肤时使用一次性洗脸巾蘸温水进行擦洗,避免用力擦洗或摩擦。
2. 实施体位管理:勤翻身
2.1避免受压部位长时间受压,至少1-2小时翻身1次,老人经常平躺,不会翻身,应尽量协助老人进行有效地翻身。协助老人翻身时动作应轻柔,避免拖、拉、扯、拽、推,必要时可使用床单、浴巾等协助。翻身后宜使用翻身枕等体位摆放装置置于患者身体与床面空隙之间,确保足跟不与床面接触。
2.2定期观察:合并多种基础疾病者、长期卧床者、高龄老人均极易发生压力性损伤,陪护应充分意识到压力性损伤的严重后果,留心观察病人的皮肤状况,每日至少观察1次骨隆突处皮肤状况,若发现皮肤问题,应及时就诊。
3. 科室减压:正确使用合适的减压工具
3.1持续受压部位足跟、骶尾部、后枕部等部位可使用枕头抬高/悬空,并评价减压效果。
有压力性损伤高危风险的病人应尽早使用减压用具预防压力性损伤。全身减压宜使用气垫床、水床等,局部减压宜使用减压敷料或水袋等,不得使用环形橡胶支撑用具。不能自主活动的卧床患者侧卧时两腿之间应放枕头等体位摆放装置。
4. 加强营养支持
4.1关注患者体重、进食量。
4.2饮食指导:一般来说,可摄入高热量、高优质蛋白、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的食物。肥胖者应减少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不得进食过饱,逐渐控制体重,糖尿病患者应根据糖尿病饮食食谱进食。营养状况是影响伤口愈合的重要因素。有压力性损伤高危风险的病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并在科学指导下合理饮食,补充营养。
5. 发生压力性损伤该怎么办?
发生压力性损伤时,您除了需要继续做好“保持皮肤干爽、实施体位管理、科学减压、营养支持”以外,要及时咨询专业医护人员寻求解决方案。若受压部位颜色有发黑、发紫、破溃、黑痂时,请及时到伤口门诊就诊,或进行互联网上门服务预约,由专业医护人员进行全面评估和及时处理,尽早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