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健康/科普 2025年09月17日

双相情感的波澜:认识双相情感障碍

  ■儋州市人民医院 何子文

  一、什么是双相情感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波动为核心特征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会在躁狂/轻躁狂发作与抑郁发作两种极端情绪状态之间反复、交替或混合出现。躁狂期表现为异常高涨、易激惹、精力旺盛、活动增多、思维奔逸、睡眠需求减少及冲动行为;抑郁期则呈现持续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精力不足、睡眠障碍、自责无望等典型症状。根据躁狂症状的严重程度,主要分为双相I型(至少一次充分躁狂发作)和双相Ⅱ型(轻躁狂与抑郁发作交替)两种亚型。

  二、病因与风险因素

  (一)生物学因素:遗传因素扮演核心角色,研究表明该障碍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一级亲属患病风险显著高于普通人群,特定基因位点及神经递质系统(如多巴胺、血清素、谷氨酸通路)的功能异常被认为增加了易感性。神经生物学改变同样关键,包括大脑关键区域(如前额叶皮层、杏仁核、海马体)的结构与功能连接异常,神经内分泌系统调节紊乱,以及神经递质水平失衡导致的神经元信号传导异常。

  (二)环境因素:环境因素虽非直接致病,但作为重要的风险触发与调节变量,显著影响疾病的发生与进程。重大应激性生活事件,如亲人亡故、严重疾病、失业、关系破裂是常见诱发因素,可触发易感个体的首次发作或复发。儿童期创伤经历,如身体或情感虐待、忽视被证实显著增加成年后患病风险,并可能导致更严重的病程。

  三、患者与家属的应对

  (一)患者自我管理:患者是疾病管理的第一责任人,严格遵循医嘱治疗是基石,需按时、按量服用心境稳定剂等处方药物,定期复诊评估疗效与副作用,不可自行调药或停药。建立规律且稳定的生活节律至关重要,包括保证充足且规律的睡眠、均衡饮食、适度规律运动,并尽量规避酒精、咖啡因等刺激性物质。学习识别自身复发预警信号,一旦察觉及时联系医生调整干预策略。可借助情绪日记客观记录心境波动、睡眠时长及生活事件,提升对疾病模式的认知,辅助医患沟通。

  (二)家属支持:家属是重要的支持系统与治疗同盟,需主动学习疾病知识,理解症状本质,避免误解或指责患者。提供稳定、包容、非批判性的情感支持环境,在患者发作期保持耐心,采用温和、清晰的沟通方式,避免激化矛盾。协助患者进行治疗依从性管理,如提醒服药、陪同复诊、观察药物副作用及病情变化,但需尊重患者自主权。识别危机征兆,并掌握应急处理流程。家属自身也需关注心理健康与压力管理,必要时寻求专业支持或加入照料者互助团体,避免身心耗竭。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国际旅游岛商报©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

国际旅游岛商报健康/科普 A06双相情感的波澜:认识双相情感障碍 何子文2025-09-17 2 2025年09月1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