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健康/科普 2025年07月11日

骨质疏松只补钙?中医说这三样才是“骨头加油站”!

  ■广东省中医院海南医院  罗原泰

  提起骨质疏松,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缺钙了!于是牛奶、钙片齐上阵,仿佛只要把钙吃够,骨头就能结实了。但现实往往很打脸,明明天天补钙,骨密度却依旧在走下坡路。

  一、骨质疏松是什么? 

  骨质疏松,说白了就是“骨头变松了”。正常的骨头密度高、结构紧实,就像钢筋水泥的楼房。而骨质疏松时,骨头就像用泡沫板盖房子,一掰就断、一摔就裂。医学把它归为代谢性骨病,主要是骨密度降低、骨微结构破坏所致。而中医则认为,肾主骨、肝藏血、脾统血,三者功能失调则会影响骨骼健康。

  二、光补钙不够,原因是什么?

  很多人一听说骨质疏松,立刻想到钙片,甚至各种打着“强骨”旗号的保健品——钙粉、钙片、钙奶、钙胶囊。可结果呢?补了几年骨密度还是没涨多少,腰疼腿软照旧。为啥?因为骨质疏松不是“缺钙”那么简单,而是骨代谢出了问题。钙只是骨骼的一部分,关键还要看“钙去哪了”。

  三、中医怎么看骨质疏松?补骨三要素

  中医认为“肾主骨”,骨头的强壮,离不开肾的精气支持;“脾主运化”,脾胃不好,吃进去的营养也白搭;“肝主筋”,肝血充盈,筋骨才能有力。换句话说,肝脾肾,是骨头背后的“三驾马车”。

  1. 补肾养骨——骨头的“底气”

  中医讲“肾藏精,精生髓,髓养骨”。肾虚了,骨髓空了,骨头自然变脆。年纪大的人、久病体虚者、产后女性尤其容易“肾亏伤骨”。

  怎么办?吃点补肾的,比如杜仲、续断,都是经典中药材。

  2. 健脾助运——骨头的“营养站”

  吃进去的补品、钙片能不能转化成骨骼能用的营养,要靠脾胃。脾虚者往往食欲差、消化慢,哪怕吃得再好,也可能白白浪费。

  健脾的食物其实我们每天都能吃到:山药、莲子、茯苓,这些都是“脾胃界的补丁专家”。调好脾胃,钙才能进骨头。

  3. 疏肝活血——骨头的“润滑油”

  肝藏血,主筋。筋强骨硬,才能灵活有力。有些人虽然骨密度正常,但老是肌肉酸痛、关节卡顿,多半和肝气不畅有关。

  玫瑰花、丹参、当归这些活血养肝的小能手,不仅调情绪、通气血,还间接保养了骨头。

  骨质疏松是“悄无声息的杀手”,它不会让你立刻倒下,但会在某个意外时刻让你“猝不及防”。别等骨头断了,才想起保养;别迷信“钙片万能”,也别忽略中医“补肝脾肾”的深层智慧。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国际旅游岛商报©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

国际旅游岛商报健康/科普 A06骨质疏松只补钙?中医说这三样才是“骨头加油站”! 罗原泰2025-07-11 2 2025年07月1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