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医院海南医院 林冬晶
经常有心脏“停跳感”,并有惊慌、憋闷、乏力等症状,尤其是精神易紧张的年轻人,症状的反应更为严重,焦虑不安,出虚汗,有的好像心脏向下坠或翻出来一样,称为心脏的“过早搏动”,又叫“早搏”或“期前收缩”。过早搏动是指起源于窦房结以外的异位起搏点过早发生的激动引起的心脏搏动,其中以室性早搏最为常见。室性早搏又称室性期前收缩,是窦性激动未到心室前,一种激动起源于窦房结外,心室任何部位的心律失常。室性早搏轻则可诱发明显的心悸、胸闷,重则可诱发室速、室颤。这种心律失常不仅会对病人的劳动能力与生活质量产生影响,而且与猝死密切相关。西医治疗有药物治疗和射频消融手术治疗,但是西药治疗副作用多,而且有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风险,射频消融手术治疗并不适用于所有人,还是有大部分人想寻求中医治疗,那中医治疗室性早搏的方法有哪些呢?
一、一般治疗
解除患者顾虑,适当活动,忌烟,少饮浓茶、咖啡,避免劳累,保证休息,做到劳逸结合。适当给予镇静剂、安眠药物。
二、点穴治疗(按摩疗法)
根据交感神经在背部的解剖部位及足太阳膀胱经背部内侧线俞穴的位置,选取肺俞、心俞、膈俞、至阳(或灵台或神道) 等背部穴位,以强心入手,增强心肺正常的生理功能。内关为心包经的络穴,有明显的强心宁心作用,对消除心悸有独到的效果。若这些穴位不敏感,可在其周围寻找敏感反应点,然后采用点、揉、按等手法在上述穴位上进行刺激,手法由轻到重。
三、气功治疗
目前气功治疗主要有两大类:放松功和铜钟功。放松功主要用于室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其主要功法是三线放松,将身体分成两侧、前面、后面三条线,自上而下依次进行放松。铜钟功则主要适用于室性早搏,共有铜钟劲、一字劲、八字劲、分力法、花交手、单手、阴阳手、洗肩、四门走马、小八卦拳等十步功法。前三步是静功,以下是动功,是一套动静相结合的功法。
四、针灸治疗
针灸可通过人体的经络系统调整机体脏腑气血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包括体针、耳针及电针。体针:主穴分为两组,即心俞、内关与厥阴俞、神门,配穴为三阴交。耳针:主穴取内分泌、心、小肠、交感、神门、枕,配穴取皮质下、小肠、肾。电针:主穴取内关、间使、三阴交,配穴取足三里、心俞、膻中、肾俞。
五、中药治疗
临床证实采用中药及中成药治疗效果显著,例如:炙甘草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天王补心丹等。具体用药要根据脏腑虚实辨证使用,如气阴两虚证,治宜益气养阴、宁心复脉,选用炙甘草汤加减;心气不足证,治宜补气益阴、宁心安神,选用天王补心丹加减。中成药有稳心颗粒和参松养心胶囊,临床应用效果很好。
总的来说,室性早搏在我们的生活中十分常见,中医药在治疗室性早搏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中医药的治疗,可以改善症状,减少副作用,同时通过针灸、点穴、推拿等辅助治疗手段,以达到治愈室性早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