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健康/科普 2024年05月15日

ICU后综合征:了解并减少长期副作用

  ■三亚中心医院(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孙月玲

  在白色的医院墙壁之间,有一种病症正悄然无声地侵蚀着重症监护室(ICU)的康复者。它没有显著的体征,却如阴影般伴随着患者,这就是所谓的“ICU后综合征”。这是一种复杂的心理和生理现象,长期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今天,我们就来揭开它的神秘面纱,探索如何减轻其带来的长期副作用。

  ICU后综合征是一组出现在ICU治疗后的心理和生理症状,包括肌肉无力、记忆障碍、睡眠障碍、焦虑、抑郁和创伤后应激症状等。它们像是一串无形的锁链,将康复者紧紧束缚。为何会有这样的综合征出现?原因在于ICU的特殊环境——强烈的生命威胁感、机械通气的不适应、长时间的床位休息以及药物的使用都可能导致这些症状的出现。

  让我们先从生理层面入手。长时间的卧床不仅会导致肌肉萎缩,还可能诱发褥疮和静脉血栓。而机械通气可能会造成肺部功能退化,使患者在摘掉呼吸机后感到呼吸困难。此外,长时间暴露于强光和噪声中,加上药物的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大打折扣,进而影响身体的自然恢复过程。

  再来看心理层面。ICU内的环境充满压力,患者往往处于生死边缘,这种巨大的心理压力会使人产生焦虑、恐慌甚至是绝望。即使病情稳定出院后,这些情绪也不会随之消失。有研究显示,约有三分之一的ICU康复者在出院后六个月仍有创伤后应激症状,表现为反复回想ICU经历,噩梦连连,甚至避免与医护人员接触。

  面对ICU后综合征,我们该如何应对呢?首要的是早期识别和干预。医疗团队需要对患者进行细致的评估,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因素,并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这包括逐步增加体力活动,以增强肌肉力量;提供适当的营养支持,以加速身体恢复;还有心理辅导,帮助患者处理心理创伤。

  改善患者的睡眠环境也至关重要。可以通过调节光线和减少噪音来模拟自然的昼夜节律,同时合理安排药物的使用时间,避免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而对于心理层面的支持,则可以采用认知行为疗法等手段,帮助患者重建对生活的信心和控制感。

  家庭的支持同样不可或缺。家属的陪伴和理解能够为患者提供一个安全和支持的环境,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我们必须认识到,ICU后综合征是一个多学科的挑战。需要医生、护士、营养师、心理医生和社工等多方面的专业人士共同合作,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支持。通过综合性的治疗和关怀,我们可以有效地减轻ICU后综合征带来的长期副作用,让患者重新拥抱健康和希望。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国际旅游岛商报©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

国际旅游岛商报健康/科普 A06ICU后综合征:了解并减少长期副作用 孙月玲2024-05-15 2 2024年05月1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