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健康/科普 2024年09月20日

中医教你学会更健康的呼吸方法

  ■树兰(博鳌)医院 黄铿儒

  我们都要呼吸,但是什么样的呼吸方法对我们的身体好,你有没有想过呢?学会正确的呼吸方法,中医有哪些方法呢?

  一、中医教你学会腹式呼吸法

  “呼吸到脐,寿与天齐”,这是养生学家对腹式呼吸法的高度评价。我国古代医家早就认识到腹式呼吸有祛病延年的奇功,创造了“吐纳”“龟息”“气沉丹田” “胎息”等健身方法。唐代名医孙思邈对腹式深呼吸尤为推崇,他每天于黎明至正午之间行调气之法,仰卧于床上进行练习。明代养生家冷谦在《修龄要旨》中写有养生十六字令:“一吸便提,气气归脐;一提便咽,水火相见。”这十六字秘诀,包含了提肛、咽津、腹式呼吸三种保健练功方法,是祛病健身延年的法宝。

  中医学认为,腹居人体中部,是许多重要经脉循行汇聚之所。腹式呼吸时,随着腹肌的起伏,加强了气血的运行,使人体处于松静自如的最佳状态,也是经气运行的最佳状态,十分有益于身心健康。

  二、腹式呼吸方法

  深深地吸气,吸气时有意识地感觉到整个胸部和腹部都胀满,然后慢慢呼气,呼气时尽量吐出身体里的空气,感觉胸腹部都瘪了下去。吸气时用鼻子,而呼气时则用嘴。

  在进行腹式呼吸时,站、坐、卧皆可,而且随时随地都可以练习,不过最好的练习方式还是以躺在床上为好。仰卧于床上,松开腰带,放松肢体,思想集中,排除杂念。将右手放在腹部肚脐处,左手放在胸部。吸气时,最大限度地向外扩张腹部,胸部保持不动。呼气时,最大限度地向内收缩腹部,胸部保持不动。循环往复,保持每一次呼吸的节奏一致,并细心体会腹部的一起一落。

  具体锻炼方法是:仰卧,按照每分钟5~6次进行,用鼻吸气时腹壁隆起,经口呼气时腹壁下陷。关键在于吸呼气时腹部的隆陷幅度要尽自己的能力,但不可操之过急,应由浅入深,每次及每日的锻炼时间自行酌定,一般每日早晚各练习一次,每次10分钟即可。

  三、做腹式呼吸时的原则

  第一,呼吸要深长而缓慢。

  第二,用鼻呼吸而不用口。

  第三,一呼一吸要掌握在15秒钟左右,即深吸气(鼓起肚子)3~5 秒,屏息1秒,然后慢呼气(缩回肚子)3~5 秒,屏息1秒。

  第四,每次5~15分钟,做30分钟最好。

  第五,身体好的人,屏息时间可延长,呼吸节奏尽量放慢加深;身体差的,可以不屏息,但气要吸足,呼出要彻底。

  每天练1~2次,坐式、卧式、走式、跑式皆可选择。练到微热微汗即可,腹部尽量做到鼓起缩回50~100 次,也可用手帮助。呼吸过程中如有口津溢出,不可吐掉,可徐徐下咽。

  学会以上呼吸方法,让自己的身体更受益。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国际旅游岛商报©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

国际旅游岛商报健康/科普 A06中医教你学会更健康的呼吸方法 黄铿儒2024-09-20 2 2024年09月2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