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岛事/重点 2023年12月06日

了解缺血性脑卒中,远离“卒”不及防

  ■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许琼冠

  缺血性脑卒中又称脑梗死,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它在各个国家都是一种主要的致残和致死原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性脑梗死)是最常见的卒中类型,多见于45~70岁中老年人,男性高于女性。本文旨在向大众传递对缺血性脑卒中的科学认知,以及防范此类疾病的重要性。

  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血管发生阻塞或闭塞,导致脑部血液供应减少,从而导致脑组织严重缺血,并最终导致脑组织梗死的疾病。最常见的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也包括血栓形成、栓塞、动脉痉挛等。

  缺血性脑卒中的典型症状包括突发性一侧肢体无力、言语困难、面部表情不对称、视力障碍等,脑供血区域受累而出现对应的神经功能损害。此外,头痛、恶心、呕吐、意识改变等非特异性症状也可能出现。对这些症状的及时识别和紧急就医,将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存和功能康复。

  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饮酒过多、肥胖和缺乏运动等。控制这些危险因素,是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关键。定期体检和及时治疗,能有效预防或延缓脑血管疾病的发展。

  对于突发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脑卒中的黄金抢救时间为6小时,脑卒中患者发病后由于肢体及语言障碍,通常无法自行拨打急救电话,此时身边的家人朋友是否能及时识别中风先兆并采取正确的就医行为,对于减少中风患者院前就医延误起着关键性作用。如果发现身边的人出现口角歪斜、双手平举两只手臂单侧无力、讲话不清晰表达困难时,需要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

  脑卒中患者早期通常通过溶栓、抗凝治疗以恢复脑部血液供应,减少脑损伤,随后需进行康复治疗。患者及家人的关心和支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康复训练,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在预防缺血性脑卒中方面,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控制体重、保持稳定的血压和血糖水平等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必不可少的。

  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可以通过了解其发病机制、症状特点、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来预防和降低患病风险。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大家能更深入地了解缺血性脑卒中,减少患病风险。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国际旅游岛商报©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

国际旅游岛商报岛事/重点 A04了解缺血性脑卒中,远离“卒”不及防 许琼冠2023-12-06 2 2023年12月0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