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岛事/科普 2025年09月30日

教你三招,避免反复崴脚

  ■海南省肿瘤医院 陈丽丽

  崴脚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意外伤害,尤其是运动时或者走路不小心的情况下。许多人在崴脚后,习惯性地用手揉一揉疼痛的部位,期望缓解疼痛和消肿。但你知道吗?这种处理方式并不完全正确,甚至可能加重伤情。科学的急救措施,才能有效减少崴脚后反复拐脚的发生。本文为大家介绍正确的崴脚急救步骤,帮助你在受伤后更好地处理,减少伤后并发症和反复受伤的可能。

  一、崴脚的常见原因与危害

  崴脚即踝关节在受外力时发生扭伤或拉伤,常见韧带被拉伸或撕裂。多因地面不平、运动过度或脚步不稳导致。其后果包括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若处理不当,可能引发关节不稳定、软组织损伤等长期问题,甚至反复崴脚。

  1. 崴脚的常见原因

  ①不平的地面:走路或运动时踩到不平的地面,导致脚踝扭伤。

  ②急剧转向或运动过度:跑步或打球时,脚部突然转动,造成韧带过度拉伸。

  ③穿着不合适的鞋子:高跟鞋、运动鞋不合脚等原因,容易增加崴脚的风险。

  ④体力过度使用:长时间运动或者不当的运动姿势,可能会让脚踝负担过重,增加受伤的风险。

  2. 崴脚的危害

  ①关节活动受限:踝关节损伤会导致活动困难,影响日常走路和运动。

  ②反复受伤:未能及时治疗和康复的崴脚可能导致踝关节的不稳定,增加再次受伤的机会。

  ③慢性疼痛:不当的处理可能引发关节周围的慢性疼痛,影响生活质量。

  二、崴脚后常见的错误做法

  1. 立刻揉一揉

  许多人习惯性地认为揉揉受伤的部位能够缓解疼痛和消肿,但实际上,这种做法可能适得其反。揉搓会加剧局部的血液循环,导致受伤的韧带和软组织更加充血,反而增加了肿胀和疼痛感。

  2. 立即进行热敷

  热敷对于许多软组织损伤来说是一种常见的舒缓方法,但在崴脚的初期,热敷并不是最好的选择。热敷会使得已经充血的区域血流更加集中,可能加剧肿胀和炎症反应。因此,崴脚后的24小时内,应避免使用热敷。

  3. 忽视休息

  有些人在崴脚后为了继续活动而忽视休息,这样不仅加重了伤情,还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后果。运动后没有充分休息的韧带无法恢复,可能会使伤情持续恶化。

  三、目前认可度较高的方法是:R.I.C.E法则

  崴脚后的急救处理至关重要,正确的急救措施能够帮助减轻疼痛,缩短恢复时间,减少反复崴脚的发生。R.I.C.E法则(Rest、Ice、Compression、Elevation)是崴脚急救处理的黄金法则。下面就详细介绍这四个步骤。

  1. Rest(休息)

  崴脚后,第一步应该是让受伤部位得到充分的休息。不要继续走路、跑步或做其他运动,这样可能导致韧带和软组织进一步受伤。休息能够帮助关节恢复并减少负荷,避免加剧损伤。休息的要点:在受伤后尽量避免站立和行走。如果有条件,可以使用拐杖或者其他辅助工具,减轻脚踝的负担。受伤初期最好保持静止,尽量避免活动。

  2. Ice(冰敷)

  冰敷是崴脚后的重要处理方式之一。冷敷能够有效收缩血管,减少血液流向伤处,从而减轻肿胀和疼痛。冰敷还能缓解炎症,减少软组织的损伤。一般建议在崴脚后的24至48小时内使用冰敷。冰敷的要点:使用冰袋或冷敷袋,避免直接用冰块接触皮肤,以免冻伤。可以在冰袋外包上一层毛巾进行保护。每次冰敷15至20分钟,避免过长时间冰敷造成皮肤损伤。每次冰敷之间,保持至少1小时的间隔。

  3. Compression(加压包扎)

  加压包扎可以帮助减少肿胀,保持关节的稳定性。使用弹性绷带进行适当的包扎,能提供轻微的支撑和压力,避免血液和液体积聚在损伤部位。加压包扎的要点:使用弹性绷带从脚踝开始缠绕,适度的压力即可,不要缠得太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注意观察包扎后的脚趾,若出现发紫或麻木,说明包扎过紧,需要松开。包扎时可以从下往上进行,避免局部水肿加剧。

  4. Elevation(抬高受伤部位)

  将受伤部位抬高到高于心脏的高度,能够帮助减少肿胀并促进血液回流。抬高受伤的脚踝能减轻肿胀感,并加速受伤部位的恢复。抬高的要点:可以躺下时将脚踝抬高,用枕头或其他物品支撑。尽量保持受伤脚踝在休息期间始终抬高,特别是在休息或睡觉时。

  四、恢复期的注意事项

  急救处理后,崴脚的恢复期同样重要。这个阶段,正确的康复方式能够帮助你更好地恢复,减少反复拐脚的风险。下面是恢复期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1. 逐渐恢复活动

  在崴脚后,随着肿胀和疼痛逐渐缓解,可以开始进行一些轻度的活动,例如走路、做一些简单的脚踝运动,帮助关节恢复灵活性。不要急于进行剧烈运动,要逐渐增加运动强度,避免过度负荷。

  2. 做康复训练

  在脚踝的康复过程中,进行一些适当的康复训练可以增强脚踝周围的肌肉力量,改善关节稳定性,减少再次受伤的几率。康复训练包括脚踝的伸展、旋转、平衡训练等。

  3. 注意穿着合适的鞋子

  穿着合适的鞋子能够提供足够的支持,减少对脚踝的额外压力。在康复过程中,避免穿高跟鞋或者不合脚的鞋子,选择舒适的运动鞋。

  总结:崴脚虽然是一种常见的伤害,但处理不当可能带来长久的困扰。通过正确的急救处理,采用R.I.C.E法则,我们能够减轻疼痛、减少肿胀、加速康复,并降低反复受伤的风险。崴脚后切记不要急于揉搓和热敷,及时的休息、冰敷、加压和抬高是最有效的急救措施。在恢复期,逐步恢复运动和加强脚踝肌肉力量,是预防反复崴脚的关键。希望通过本文的科普,大家能更加科学地应对崴脚,保护好自己的脚踝健康。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国际旅游岛商报©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

国际旅游岛商报岛事/科普 A06教你三招,避免反复崴脚 陈丽丽2025-09-30 2 2025年09月3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