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全媒体/椰网/
海拔新闻记者 徐明锋
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海南自由贸易港作为中国推进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正步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全岛封关运作。这一历史性跨越不仅标志着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迈入实质性操作阶段,更预示着其将成为连接国内外市场的重要枢纽。为深入解析封关运作的核心政策及其带来的新机遇与新挑战,国际旅游岛商报记者专访海南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云亮,解读封关核心政策,为公众提供全面、深入的理解视角。
关键词
封关运作
记者:请您简要介绍一下海南自由贸易港封关运作的背景和意义。
刘云亮:海南自由贸易港封关运作是中国推进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它标志着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封关运作不仅是为了落实国家战略,更是为了推动海南乃至全国的经济高质量发展。通过封关,海南将进一步融入全球经济体系,成为国内外市场连接的重要枢纽。
记者: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的具体时间是什么时候?目前准备工作进展如何?
刘云亮:经党中央批准,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运作将于2025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目前,各项准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五年来,海南自由贸易港在开放力度、产业体系、发展环境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封关运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例如,实际使用外资年均增长14.6%,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年均增长均超过30%,这些数据都显示了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强劲发展势头。
关键词
税收政策
记者:封关运作后,海南自由贸易港在货物税收政策方面会有哪些主要变化?
刘云亮:封关运作后,海南自由贸易港在货物税收政策方面将有三个显著变化。一是“零关税”商品覆盖面显著提高,全岛封关后,进口“零关税”商品将实行负面清单管理,商品范围将大幅扩大。二是享惠主体范围明显扩大,基本覆盖全岛有实际进口需求的各类企事业单位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等。三是政策的限制条件进一步放宽,进口“零关税”商品及其加工制成品可以在享惠主体间自由流通,免于补缴进口税收。这些政策将进一步降低市场主体生产成本,激发市场活力。
记者:关于“二线”精准管理货物,海南自由贸易港将采取哪些具体措施?
刘云亮:在“二线”精准管理货物方面,海南自由贸易港将采取多项措施。一是构建“一站式通关”模式,企业可以通过线上提前申报货物出岛信息,海关、安检等部门在“二线口岸”协同作业并下达放行指令。二是实施“前推后移”管理,将原本在港口内实施的管理事项前推或后移至“二线口岸”以外的区域开展。三是加强智慧监管,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法提升监管效率。四是强化信用管理,建设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服务体系,对信用等级较高的企业减少查验频次。
记者: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制定的《海南自由贸易港禁止、限制进出口货物、物品清单》有哪些主要内容?它对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发展有何意义?
刘云亮:《海南自由贸易港禁止、限制进出口货物、物品清单》主要列明了国家现行实施禁止、限制管理措施的进出口货物、物品范围。这份清单大幅提升了货物贸易管理的透明度和开放度。一方面,它有助于经营主体清晰便捷地了解管理边界;另一方面,在履行国际公约义务、维护国家安全等前提下,清单放宽了对部分进口货物的管理措施,扩大了开放试点。例如,对60个商品编码的旧机电产品取消了进口许可证管理,允许38个商品编码的产品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开展保税维修等。
记者:海关总署会同海南省等部门制定的《海关对海南自由贸易港加工增值免关税货物税收征管暂行办法》有哪些亮点?
刘云亮:该暂行办法有几个亮点。一是放宽了企业享惠门槛,取消了对享惠企业鼓励类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占企业收入总额60%以上的限制。二是扩大了进口料件范围,将“零关税”进口货物纳入政策适用范围。三是优化了加工增值计算公式,将海南自由贸易港自产货物的价值计入增值部分。四是扩大了加工增值累计的适用范围,鼓励企业拓展延伸产业链条。这些措施将进一步促进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加工贸易发展。
记者:海南自由贸易港在深化税制改革方面有哪些举措?这些改革对自由贸易港的发展有何影响?
刘云亮:海南自由贸易港在深化税制改革方面采取了多项举措。一是继续落实好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现行优惠政策,吸引更多高端人才和优质企业落地。二是不断扩大“零关税”商品范围,调整进口征税商品目录。三是继续实施离岛免税购物政策,并结合消费者需求优化政策安排。四是积极研究岛内居民消费进境商品的相关税收政策,提升岛内居民的获得感。五是稳步推进销售税改革研究工作。这些改革将进一步优化海南自由贸易港的税收环境,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产业体系
记者:海南自贸港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方面有哪些规划?“4532”现代产业体系具体指什么?
刘云亮:海南自由贸易港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方面有着明确的规划。我们总结了“4532”现代产业体系:“4”是指推动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热带特色高效农业这四大主导产业补链延链、优化升级;“5”是指打造新质生产力重要实践地,包括种业、海洋经济、数字经济、绿色经济和低空经济等五个方向;“3”是指做好离岛免税、医疗、教育“三篇消费文章”;“2”是指建设人才荟萃之岛和技术创新之岛。这一产业体系将有力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高水平开放
记者:在推进海南自贸港高水平开放的过程中,法治建设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海南自贸港在法治建设方面有哪些重要举措?
刘云亮:法治建设在推进自由贸易港高水平开放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保障作用。它不仅为自由贸易港的各项政策提供了法律基础,还确保了政策的稳定性和可预期性,为国内外投资者提供了良好的法律环境。海南自由贸易港在法治建设方面采取了多项重要举措。一是制定了《海南自由贸易港法》,这是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根本大法,为自由贸易港的各项制度安排提供了法律保障。二是出台了40余项配套自由贸易港法规,涵盖了贸易、投资、金融、税收等多个领域,有力保障了改革创新举措的落地实施。三是加强了法治政府建设,推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提高了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四是强化了司法保障,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司法体制,为自由贸易港的公平竞争提供了有力支撑。
记者:海南自由贸易港在推进高水平开放方面有哪些具体措施?这些措施对自由贸易港的国际化有何推动作用?
刘云亮:海南自由贸易港在推进高水平开放方面采取了多项具体措施。一是加快构建自由进出、安全便利的贸易管理制度,扩大“零关税”商品范围。二是着力打造公开、透明、可预期的投资环境,放宽外商投资准入。三是逐步建立与开放发展相适应的金融政策制度,健全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体系。四是实施更加便利的出入境管理政策,放宽人员自由进出限制。五是建立更加自由开放的航运制度,加快“中国洋浦港”船籍港建设。六是构建高效便捷安全的数据跨境流动机制。这些措施将有力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国际化进程。
关键词
风险防控
记者:海南自由贸易港在风险防控方面有哪些规制?这些规制对自由贸易港的稳定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刘云亮:海南自由贸易港在风险防控方面建立了完善的规制体系。我们始终坚持把风险防控作为事关自由贸易港建设成败得失的最关键变量,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政策落地与风险防控。通过建立健全风险防控机制,我们能够有效应对各类风险挑战,确保自由贸易港的稳定发展。这对于提升自由贸易港的国际竞争力和吸引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民生保障
记者:省委八届七次全会提出了增强群众自由贸易港获得感的目标。海南自由贸易港在民生保障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刘云亮:省委八届七次全会确实提出了增强群众自由贸易港获得感的目标。在民生保障方面,海南自由贸易港采取了多项具体举措。一是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扩大基础民生服务普惠性。二是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三是推动教育资源扩优提质,提升职教体系建设水平。四是增强医疗服务能力,完善基层医疗设施与远程医疗网络。五是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推广居家社区养老模式。六是改善城乡居民居住条件,统筹推进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建设。这些举措将有力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记者手记
通过刘云亮教授的深入解读,我们对海南自由贸易港封关运作的新机遇与新挑战有了更深入了解。不仅对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的具体时间、货物税收政策变化、“二线”精准管理措施等核心内容有了清晰的认识,还深刻理解了其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化税制改革、推进法治建设及风险防控等方面的全面规划与重要举措。海南自由贸易港正以开放的姿态、创新的思维,稳步迈向国际化发展的新征程。我们坚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海南自由贸易港必将成为展示中国风范的靓丽名片,为世界贡献更多的“中国方案”与“中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