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中心医院(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 汪源波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交通事故时有发生,它们不仅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还可能带来严重的身体伤害。
一、保持冷静,判断情况
当交通事故发生时,首先要做的是保持冷静,切勿惊慌失措。迅速评估自己和他人的伤势情况,判断是否需要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同时,注意观察周围环境是否安全,避免二次伤害的发生。
二、确保安全,迅速撤离
如果事故现场存在火灾、爆炸等潜在危险,应立即撤离至安全地带。在撤离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头部和胸部,避免被飞溅的碎片或倒塌的物体击中。
三、及时报警,寻求帮助
在确认安全后,应立即拨打紧急救援电话(120、110),准确报告事故地点、伤亡人数及伤情,以便救援人员迅速到达现场。同时,可以寻找目击者协助提供证词,为后续的事故处理提供有力证据。
四、自救互救,减轻伤害
在等待救援人员到来的过程中,可以根据伤势情况采取初步的自救互救措施。
止血包扎:对于体表出血的伤口,应使用干净的纱布、毛巾等物品进行直接压迫止血,并尽快进行包扎固定,以减少出血量和防止感染。
固定骨折:如果怀疑有骨折发生,切勿随意搬动伤员,以免造成二次伤害。可以使用三角巾、木板等物品对骨折部位进行初步固定,等待专业救援人员到来后再进行进一步处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于意识不清或昏迷的伤员,应检查其呼吸道是否通畅,如有异物或分泌物堵塞应及时清理。同时,保持伤员侧卧位,以防止呕吐物误吸入气管导致窒息。
心肺复苏:如果伤员出现呼吸心跳停止的情况,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CPR),以维持其生命体征。CPR的具体操作步骤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两部分,需要按照正确的比例和深度进行。
五、心理安抚,减轻恐慌
在交通事故现场,伤员和周围群众往往会出现恐慌和焦虑情绪。此时,可以通过语言安慰、握手鼓励等方式给予心理支持,帮助他们稳定情绪,减少恐慌感。同时,也可以提醒他们保持安静和配合救援人员的工作。
总之,交通事故急救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和努力的工作。通过掌握正确的自救互救技能、提高交通安全意识和加强预防措施的落实,我们可以共同为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和降低其带来的伤害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