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膜切除术(EMR)在消化道病变中起到什么作用?

国际旅游岛商报 2024年01月26日 林家达

  ■海南省定安县人民医院  林家达

  消化道疾病是指发生在食管、胃、肠道等消化系统器官中的各种疾病。其中,早期的消化道肿瘤、息肉以及其他黏膜病变,如果能够及时得到诊断和治疗,患者的康复率会大大提高,而黏膜切除术(EMR)就是一种在消化道病变中被广泛应用的微创治疗方法。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它的作用。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黏膜切除术的基本原理。黏膜切除术是通过内窥镜技术,在不开刀的情况下直接切除消化道黏膜上的异常病变组织,同时保留下正常组织,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这种微创治疗方法不仅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和恢复时间,同时也降低了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风险。

  那么,黏膜切除术在消化道病变中究竟有哪些作用呢?

  ①早期消化道肿瘤的治疗,早期消化道肿瘤包括早期胃癌、食管癌等,这些肿瘤通常局限在黏膜层,采用黏膜切除术能够有效地切除病变组织,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正常组织,有助于患者的快速康复。

  ②息肉的治疗,消化道息肉是一种常见的病变,如果不及时治疗,有可能发展成为恶性肿瘤。采用黏膜切除术可以将息肉完整地切除,减少了恶性变异的风险,同时也缓解了患者的症状。

  ③炎症性病变的治疗,消化道炎症性病变,如溃疡、炎症性肠病等,也可以通过黏膜切除术得到治疗。切除病变部位的黏膜,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促进组织愈合,缓解患者症状。

  总的来说,黏膜切除术作为一种微创治疗方法,在消化道病变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和治疗早期消化道病变,同时也能够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治疗效果,是一项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的治疗技术。

  在接受黏膜切除术治疗后,患者需要注意休息、调理饮食、定期复查等,以确保身体能够尽快康复。同时,也要遵医嘱,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黏膜切除术在消化道病变中的作用,促进大家关注自身的消化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