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全媒体讯(椰网/海拔新闻记者 柯育超)连日来,受台风天气的影响,海口市区出现短时强降雨天气,部分路段出现积水,市民日常出行受到阻碍。不少市民选择穿凉鞋(或拖鞋)蹚水,殊不知这一常见的举动,暗藏隐患。
近日,深圳市民王先生(化名)在暴雨中蹚了一回水,让他高烧到40℃,还染上丹毒,直接住院了。原因竟是王先生雨天鞋湿没换,因脚气染上丹毒,后经5天抗感染治疗,方才康复出院。
对此,海口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生吴鹏建议,市民网友应尽量避免涉水,遇暴雨天气非必要不出门。若必须涉水,尽量穿戴高筒雨靴进行物理隔离;若身体出现不适,应及时就医。
蹚水后竟住进ICU
据媒体报道,近日,广东频繁下雨,王先生赴广州出差遇暴雨,由于工作原因双脚浸水两小时未换鞋袜。第二天,他发烧体温高达到40℃,左小腿也红肿疼痛,于是前往医院就诊。感染科医生诊断他患上了常见的皮肤疾病——丹毒。主治医生指出,原来王先生此前有足部真菌感染,趾缝皮肤糜烂,雨水浸泡后皮肤屏障破损,引发链球菌感染,若不及时治疗或将导致败血症,严重时还有致命风险。经5天抗感染治疗,王先生体温恢复正常,左小腿红肿疼痛情况好转,目前已康复出院。
无独有偶,去年3月,澄迈一名40多岁的男子下田干活后,出现发烧、头痛、小腿痛等症状。接诊的医生表示,患者就医时已发热一天,其腿上没有明显的伤口,但他患有糖尿病,抵抗力比较低下。根据其症状判断,医生怀疑其患上了钩体病,便给予对应的抗生素治疗,体温也慢慢下降,经检查确诊为钩端螺旋体病。由于男子就医及时,症状较轻,经过精准抗感染治疗后,顺利出院。
此外,2023年7月,一名50多岁的海口男子,其在脚上有伤口的前提下,蹚了暴雨后路面的积水,出现发热、小腿痛、头痛等症状。患者一开始以为是普通的发烧,吃药后未见好转,发烧40℃不退第三天到医院就医,因病情危重住进了急诊ICU。医生接诊后,发现其眼结膜充血,发病症状疑似钩端螺旋体病,且有接触过污水的病史,于是给患者做了血培养和血液基因测序,最终揪出了真正的“凶手”——钩端螺旋体感染,确诊为钩体病。
游野泳比蹚水风险更高
连日来,海口受台风天气影响,出现短时强降雨,部分路段因积水难通行。记者在金龙路与龙华路交叉口看到,道路积水已没过脚踝,部分骑电动车市民选择缓慢驶过,也有步行的市民选择蹚水通过。
“没办法,不从这里走过去,还得绕很远的路,回家再冲洗下手脚就好了。”市民李先生告诉记者,自己没想过会因蹚水而染病,只要清洁到位即可。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天气炎热,部分市民喜欢前往附近的河流游泳,殊不知游野泳和蹚水有相似之处,但其风险通常更高。
记者查资料了解到,2024年,徐州的李先生(化名)就曾因湖中“野泳”而“中招”,有那么几次,他游泳过后没有及时回家冲洗,腿上就出现了一道道白印和一些红色的疙瘩,又痒又痛,没过多久,小腿便肿得像胡萝卜一样,一走路,腿上好像同时扎进来几千几万根针,又麻又酸,体温高达41℃,一度发烧晕厥。后经就医诊断,发现是感染了“丹毒”。
吴鹏介绍,由于游野泳和蹚水两者都使皮肤暴露在自然水体中,野泳的湖泊、河流、水库等也可能含有细菌、真菌、寄生虫(如血吸虫尾蚴)等病原体,而皮肤有破损时,感染风险也会增加。
此外,与短暂蹚水相比, 野泳时身体浸泡在水中的时间更长,皮肤屏障被软化、破坏的程度可能更严重,接触病原体的量和时间也更多,并且野泳水域可能存在特有的血吸虫等寄生虫风险,以及溺水的安全风险。
因此,野泳后同样需要立即进行全身冲洗和清洁,并特别注意耳朵等部位的干燥。从安全角度, 并不推荐进行野泳,因为它不仅带来皮肤感染风险,还有溺水的巨大安全隐患。
蹚水后要第一时间清洁
那么,为何蹚水后会出现皮肤疾病呢?吴鹏介绍,雨后地面的积水混合了生活污水、垃圾、化学物质以及各种病原体。当皮肤长时间浸泡在这种污水中时,皮肤的天然屏障功能会遭到破坏,防御能力下降,此时,水中的致病微生物容易乘虚而入,从而引发感染和各类皮肤问题。“如果皮肤上有一些细微的破损、伤口,感染的风险将会显著增加。”
吴鹏表示,皮肤受感染后可能会患上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它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所引起的急性动物源性传染病,哺乳动物是钩端螺旋体的主要储存库,典型的症状为高热、头痛、眼结膜充血、小腿疼痛、乏力等。钩体病分为轻症和重症,主要看有没有累及脏器,如果累及脏器比较重的情况下,若不及时治疗,会在短时间内导致脏器的损伤,死亡风险比较高。但如果及时就医,对于治疗钩体病大部分的抗生素均有效,一般轻症的治疗效果也比较好。
蹚水还会引发丹毒或淋巴管炎,即皮肤可能出现边界清晰的鲜红色斑,表面发热、疼痛,可伴发热、寒战、头痛等全身症状,危险程度也比较高,常见的病原体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此外,还可能出现浸浸润皮炎、足癣(脚气)加重、接触性皮炎、脓疱疮、丘疹性荨麻疹等疾病。
吴鹏建议,市民应尽量避免涉水 ,暴雨天气非必要不出门,若必须涉水,尽量穿戴高筒雨靴进行物理隔离。有伤口严防水,如果已知皮肤(特别是脚部)有破损、伤口,或者患有严重的脚气, 切忌光脚涉水,涉水前应在伤口处涂抹抗菌药膏并用防水敷料严密包裹保护。要保持干燥,潮湿是真菌和细菌滋生的温床,涉水后要第一时间清洁和保持干燥。
值得一提的是,市民千万不要凭经验乱用药 ,特别是激素类药膏,可能会加重真菌和细菌感染,无法自行判断或处理无效时, 务必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