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海南自由贸易港 2025年07月11日

《海南低碳岛建设方案》印发

2030年前,全省实现碳达峰

  商报全媒体讯(椰网/海拔新闻记者 史若木) 7月10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印发《海南低碳岛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2030年前,全省实现碳达峰,经济社会发展向低碳方向快速迈进。2045年前,全面建成低碳岛,全省二氧化碳年排放量比峰值期下降70%,建成零碳、高效、智慧、韧性、安全的新型能源系统。2060年前,全省实现碳中和。

  《方案》提出,构建新型零碳能源系统,夯实低碳发展底盘,建设产业降碳、城乡减碳、交通脱碳、生态固碳、智慧管碳、长效治碳六大体系。采用“先打底-推节能-产绿能-储绿能-自循环-碳吸收-智慧管”的降碳路径。

  构建零碳电力系统,确保昌江核电二期建成投产,加快建设昌江核电5、6号机组项目,启动建设洋浦绿能项目。开展建筑分布式光伏建设,合理布局集中式光伏电站。积极发展海上风电。促进气电调峰转型,推动燃煤机组适时退出、应急备用。构建工业零碳热力系统,推动核电余热供热,探索高温气冷堆供热技术,应用垃圾焚烧、工业空气源热泵等零碳供热形式。

  加速智能制造与绿色低碳融合发展,培育壮大海南特色新质生产力。聚焦航天航空、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和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风光氢储”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发展绿氢氨醇特色产品链。培育“火箭链、卫星链、数据链”以及“航天+”产业体系。抢占数字经济制高点,加强人工智能与“陆海空”科技的融合创新。构建“国家公园+”生态旅游体系,推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推进现代物流、医疗健康、现代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向低碳化、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化延伸。

  提升新建建筑低碳设计与建造水平,开展既有建筑节能降碳改造,推进建筑清洁能源自供给体系建设。推广柔性用电,实现建筑用能全面电气化。因地制宜应用建筑群集中供冷、空气源热泵、新风热回收等技术,降低建筑供冷、供热运行成本和碳排放。

  推动“双转型”,推进交通能源清洁转型与装备低碳转型。推进汽车能源清洁化、铁路装备升级和船舶“油改气”,促进航运替代能源发展,推动非道路移动机械设备新能源化,实施海口、三亚等空港陆电改造行动,单独统计管理海南国际航空航海燃料,稳步提升可持续航空航海燃料应用比例。到2030年,全省公共服务和社会运营领域清洁能源汽车(除特殊用途外)新增占比100%,私人用车领域新增和更换新能源汽车占比100%。到2045年,各类汽车全面新能源化,天然气船舶比和可持续航空燃料掺混比持续提高。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国际旅游岛商报©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

国际旅游岛商报海南自由贸易港 A032030年前,全省实现碳达峰 史若木2025-07-11 2 2025年07月1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