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门诊部 关丽
一、什么是雾化吸入?
雾化吸入是通过雾化器将药物转化为细微雾滴,借助面罩或口含器让孩子吸入,使药物直接抵达呼吸道病灶,从而达到止咳、平喘、消炎的治疗目的。
二、为什么选择居家雾化?居家雾化的优点
方便安全:避免医院往返奔波,减少交叉感染风险。
配合度高:熟悉的家庭环境能缓解孩子对治疗的恐惧。
快速有效:药物直达病灶,起效快,且全身副作用远小于口服或注射药物。
三、操作步骤
1. 准备阶段
清洁护理:家长洗手,用生理盐水棉签清理孩子口鼻分泌物;
面部管理:避免孩子涂抹油性面霜,防止药物吸附残留;
设备检查:将雾化器放置平稳,确认面罩/口含器连接牢固。
2. 治疗中
正确姿势:让孩子保持坐姿或半卧位(仰卧易导致药液沉积,影响效果);
呼吸技巧:用嘴深吸气(想象 “吸面条”),鼻子呼气(像 “吹蒲公英”);
情绪安抚:若孩子哭闹,暂停治疗,通过讲故事或玩具安抚后再继续。
3. 结束后
清洁步骤:用温水帮孩子洗脸、漱口(幼儿可用无菌棉球擦拭口腔);
排痰辅助:空心掌从下往上轻拍背部(力度适中,帮助痰液排出);
设备维护:雾化杯、面罩用清水冲洗,晾干后收纳(连接管无需冲洗,避免堵塞)。
四、安全小贴士
饮食管理:雾化前30分钟避免进食,防止哭闹时呕吐;
剂量控制:药液量控制在3-5ml,治疗时间5-10分钟为宜;
专人专用:雾化器单独使用,建议每1个月更换核心部件;
药物保存:未开封药物应避光存放(可用黑色塑料袋包裹或原包装储存)。
五、让雾化变有趣
技巧:播放孩子喜欢的儿歌(如《孤勇者》)或动画片段;
互动游戏:玩 “呼吸比赛”(比谁吸气慢)、“数雾气星星”(观察雾滴计数);
奖励机制:完成治疗后,给孩子贴“勇敢小卫士”贴纸或小勋章。
六、家长必知
实时观察:若孩子出现呼吸困难、面色发紫,立即停止并就医;
副作用处理:少数药物可能引起手抖,停药后可缓解,严重时需咨询医生;
遵医嘱用药:严格按处方剂量使用,不擅自增减或混合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