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海南自由贸易港 2024年07月16日

海南昨日进入主汛期,预计本周末有新热带气旋

下半年有7~9个热带气旋影响我省

  商报全媒体讯(椰网/海拔新闻记者 陈王凤 李兴民) 7月15日,海南省新闻办公室召开海南2024年防汛防风抗旱形势和减灾救灾情况工作新闻发布会。据介绍,7月15日起,海南省正式进入主汛期,今年我省雨季预计于11月中旬结束,较常年偏晚3旬,各地降雨量较常年偏多5%至15%,暴雨日数较常年偏多1天到2天。今年下半年还将有7~9个热带气旋影响我省。

  下半年海南各地总降雨量偏多

  据海南省应急管理厅党委委员、副厅长陈武介绍,2023年共有5个热带气旋和14次区域性暴雨过程影响海南。在国家防总指导和海南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全力做好“三防”各项工作,2023年水风旱灾害应对工作有力有序、平稳有效。全省未发生因台风暴雨灾害导致人员死亡,直接经济损失0.61亿元,同比下降77.8%,实现了“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的目标。

  根据气象部门预测,2024年海南省气候状况总体将差于前两年,下半年影响和登陆热带气旋可能呈现前少后多的趋势,且各地总降雨量偏多,海南必须毫不松懈地做好应对灾害性极端天气的各项准备。

  今年以来,海南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海南省委、省政府对“三防”工作要求,始终锚定“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目标,提早部署、科学防御,扎实推动“三防”各项责任措施落实落细,确保有力有序有效应对各类水风旱灾害。海南结合实际重点开展了多个方面工作。

  一是及早部署,压茬推进备汛工作。今年以来,海南省委常委会、省政府常务会传达学习党和国家重要指示精神,研究部署全省贯彻落实措施,对“三防”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海南省今年2月就印发通知,从责任落实、隐患排查、人员转移、处突准备等7个方面部署汛前准备工作。5月份以来,利用“五一”期间本岛短时强对流天气、今年第2号台风“马力斯”等防范应对时机,开展实战“热身”,进一步磨合机制、锻炼队伍、检验工作。

  二是复盘总结,抓紧完善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历史典型灾害复盘,查找短板弱项,完善预案措施。在前期复盘基础上,对标国家预案要求,进一步强化极端灾害应对措施,修订印发《海南省防汛防风防旱应急预案》。推动全省行政村完成编制责任人、转移安置、风险隐患、特殊群体、应急物资、抢险队伍“六张清单”,补齐基层“三防”能力短板,并指导、推动各市县全部完成超强台风防范预案编制。

  汛前对15类重点领域进行全面排查

  三是明察暗访,强化隐患排查整治。汛前分行业、分层级组织对地灾隐患点、水库、渔船渔港、低洼易涝点等15类重点领域进行全面排查,未完成整改的隐患已全部落实市县责任领导和安全管控措施。此外,海南省委督查室、省政府督查室联合省应急、水务、交通、住建等部门,以“四不两直”方式深入市县基层进行明查暗访,督促落实隐患整改和安全度汛措施。

  四是抽查核实,压实各级三防责任。汛前逐级核准落实省、市、县、乡镇、行政村五级“三防”行政责任人3586人,并全部纳入海政通平台。省应急管理厅常态化抽查各级包保责任人,督促落实落细“三防”责任。通过视频授课、案例分析等多种方式,广泛开展各类“三防”业务培训,利用应急管理部防汛抗旱业务专题培训契机,延伸培训基层“三防”责任人。

  五是应急演练,强化抢险救援准备。组织开展全省防汛防风应急响应桌面推演和海南省2024年防御强台风综合应急救援演练,各市县、各部门共组织各类应急演练550次,参加演练8.1万人次。加强与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驻琼军警部队、专业救援队伍和社会救援力量的联系,健全完善应急抢险救援协同机制,协调落实各类应急救援队伍和物资装备,提前做好前置驻守备勤和跨区域机动增援准备。

  六是科技支撑,持续完善三预系统。更新升级海南省自然灾害预测预报预警系统,实现了风情、雨情、水情、地质灾害隐患等实时数据一图汇聚,三防责任人、值班值守、信息报告等情况一键管理,大幅提升了会商研判和指挥调度效能。优化海政通“海南应急”模块功能,确保随时随地掌握最新情况。

  下一步,海南省应急管理厅将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压紧压实各级、各类责任人责任,扎实抓好监测预警、研判会商、隐患排查、值班值守、人员转移、抢险救援等各项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海南自贸港建设营造良好社会稳定环境。

  答记者问

  海南下半年大概会受到几个台风影响?

  据海南省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蔡亲波介绍,今年以来,海南岛平均降雨量750.3毫米,较正常年份偏多7.5%,平均气温25.5℃,较常年偏高1.2℃,影响我省的气象灾害有台风、暴雨、强对流、大雾、高温、气象干旱等,总体的气象状况一般。

  预计今年下半年,海南岛各地降水偏多、平均气温较常年略偏高。雨季预计于11月中旬结束,较常年偏晚3旬,各地降雨量较常年偏多5%~15%,暴雨日数较常年偏多1~2天。各地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0.1℃~0.4℃,高温日数接近常年。

  据介绍,7月15日至7月16日期间,热带低压仍会给我省陆地和海区带来明显的影响,海南岛东半部还会有暴雨到大暴雨出现。这个热带低压影响结束以后,预计本周末7月19日至7月20日期间,还有一个新的热带气旋进入南海,并有可能影响我省的近海和陆地地区。

  预计今年7月至12月,还将有7~9个热带气旋影响我省,其中影响海南岛的有5~6个,其中登陆海南岛的有1个。最后一个影响海南岛和海南省的热带气旋可能分别出现在10月下旬和12月下旬。影响和登陆海南省的热带气旋强度总体较常年偏强,期间可能会出现个别较强的台风影响。

  总体而言,今年下半年我省热带气旋、暴雨灾害重于常年,高温灾害接近常年。但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区域性极端强降水可能性增多,极端过程灾害风险将进一步加强,需及时关注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情况,积极做好台风、暴雨及强对流天气的防御。

  今年水旱灾害的风险如何?海南如何防范?

  据海南省水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邢孔波介绍,今年1月至4月海南岛气候总体偏枯,平均降雨量较多年同期偏少51.1%,5月和6月部分地区出现了多轮较强降雨过程,平均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多46.5%。截至7月15日8时,水库总的蓄水量38.76亿(立方米),占正常库容45.1%,比多年同期偏多11.7%。

  根据气象、水文预报,下半年各地总降雨量较常年偏多5%~15%,南渡江龙塘站来水较多年同期偏多1~2成,昌化江宝桥站基本持平,万泉河加积站比常年同期水量偏多2成。总体洪涝灾害重于常年,水旱灾害防御的风险仍然较大,尤其是南渡江上游福才站、白沙站和昌化江上游通什站可能于9月份出现超警戒水位的情况,中小河流出现超警水位的可能性也较大,防汛形势比较严峻,今年水旱灾害的风险体现在局部强降雨可能带来区域性局部超标准洪水灾害风险、病险水库和在建水务工程安全度汛风险、水库安全度汛风险和城市内涝风险。

  下一步,海南将重点从进一步压实防汛安全责任、加强汛情监测和会商研判、紧盯汛期重点部位防范、强化水库水闸安全管理、抓好城市内涝防御工作和强化抢险应急保障六个方面抓好防范工作。

  我省自然灾害方面都有哪些预警机制?如何获取?

  据陈武介绍,目前,我省自然灾害方面的预警信息主要有四大类。一是气象灾害预警,包括台风、暴雨、气象干旱等预警信息,由气象部门负责实施。二是洪水灾害预警,包括江河水库水情、洪水、内涝及水文干旱等预警信息,由水务部门负责实施。三是地质灾害预警,由资规部门会同气象部门负责实施。四是海洋灾害预警,包括海浪、风暴潮等预警信息,由海洋部门负责实施。此外还有农业干旱预警、突发环境灾害事件、旅游安全、交通安全等预警信息,由相应职责部门负责实施。灾害预警信息一般按照自然灾害的紧急程度、发展态势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标示,一级为最高级别。

  根据《海南省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管理暂行办法》,我省的自然灾害预警信息统一由省政府或其授权的机构发布,即由海南省灾害监测预警中心(海南省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统一发布。因此大家可以通过关注其所属的“海南预警信息发布”微信公众号、“海南预警发布”抖音号、“海南预警”新浪微博及其授权的“预警12379”、电视台、广播电台等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获取预警信息。

  关于如何根据预警信息采取防御措施,有关部门发布的预警信息一般包括了预警类别、发布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防御指南等内容。大家获取到预警信息后,建议公众详细阅读预警信息中的防御指南信息,并根据防御指南建议和相关部门的风险提示,提前、主动采取避险措施。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国际旅游岛商报©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

国际旅游岛商报海南自由贸易港 A04下半年有7~9个热带气旋影响我省 陈王凤 李兴民2024-07-16 2 2024年07月1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