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讯 (通讯员 李居哲 李幸)在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三亚烟草物流体系正经历一场深刻的现代化、绿色化变革。通过创新配送模式、推广绿色运输、完善终端服务,三亚市烟草专卖局物流中心不仅实现了降本增效,更展现出服务民生的责任担当。让我们走进这场变革的前沿,探寻三亚烟草如何书写物流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箱”约效率:中转环节“瘦身”,城乡动脉“畅流”
早上8点,该局物流中心准时启动一天的繁忙工作。在装卸人员的精准操控下,绿色标准化卷烟货箱“咔哒”一声稳稳嵌入中转干线车上。
“这箱子可是咱的‘移动仓库’!”配送队长拍了拍箱体,黝黑的脸上泛起自豪,“以前送一趟货,光在乡镇中转站排队卸货、分拣、再装车就得耗掉两三个小时,碰上旺季,零售户等到心焦。现在?嘿,‘甩’下装满的箱子,‘拎’走空箱,3分钟交接完毕!”他口中的变革,正是海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全域推行的“甩箱式”配送模式。该模式的引入,如同一剂精准的“强心针”,为三亚烟草物流配送注入了新动能。
三亚片区地处海南岛中南部,这里山峦叠嶂,村落分散,交通网络相对复杂。对于烟草物流而言,配送路线长、单点配送量小、运输成本高一直是难以破解的困局。传统配送车辆往往需要多次往返中转站装货、拼货,效率低下,且难以保证偏远地区的送货时效。如今,以集装箱运输与甩挂运输理念结合为特点的“甩箱式”配送,干线为主,挂车满载,绕开重叠的山路,到中转点后,箱体被卸下挂到预先装好的支线空挂车上,通过“干-支-末端”的高效衔接,将现代化物流网络延伸至“神经末梢”,实现了“车动人不动、货转箱不散”的运作模式,彻底重构了物流链路,为三亚烟草物流装上了“新引擎”。
“电”启未来:车轮上的“碳”索,路网中的新生
“开上这家伙,跑山路都像溜平地,驾驶舒适感极佳!”配送员轻抚着方向盘,他的新搭档是一辆新能源车。“插上快充桩,十几分钟,电量就从见底‘噌噌’涨到八成满,比加箱油还利索!充一次电,轻松跑四百多公里,别说旺季送两趟货了,就算临时加派紧急任务去帮下面市县的兄弟,电量都富裕得很!开着既舒坦又放心!”配送员笑着说。
配送员的欣喜,源于切身的获得感。他们的故事,正是该局(公司)物流中心通过“新能源车”与“甩箱模式”双轮驱动,实现绿色高效配送的一个微观缩影。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背景下,新能源配送车在烟草物流中广泛应用,已远远超越了简单的“以电代油”工具替换,成为了烟草行业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构建现代化高效物流体系的战略性支点。
如今,在该局(公司)物流中心里,新能源汽车正逐步取代传统燃油车,成为物流配送的“主力军”,这一举措不仅让绿色配送成为一件令零售户满意、配送员轻松、企业降本的多赢好事,更为行业现代物流体系的建设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绿色动能”,使高质量发展的成果真正落在了实处。
“柜”递温暖:不打烊的“驿站”,零距离的温情
傍晚8点,文且村山村百货超市门口的自提柜前,刚种地回来的陈女士轻扫二维码,“嘀”的一声,柜门弹开,她订的卷烟就躺在里边。“再也不用顶着大太阳在田间地头干活的时候还要想着来取烟,24小时随到随取,安全有保障,比放自家抽屉还放心!”她指着送货员早上发送的取烟短信验证码称赞道。
配送员的体验则更具象化:“以前等客户签收,平均一单耗时7分钟,遇到电话联系不上更着急。现在30秒完成投柜,省下的时间每天能多覆盖20个点位!”
文且村自提柜前的这一幕,生动展现了“卷烟便民自提柜”为零售终端带来的真切改变。过去,烟草物流采取传统配送模式,零售户需在固定时间段专门等待配送员送货,这一模式虽然在货物交接安全性和可靠性上有优势,但也存在时效压力大、配送成本高、客户体验受限等问题。面对传统配送模式的不足,该局(公司)创新推出便民自提柜,精准化解了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的痛点。自提柜的设立不仅打破了时间限制,让客户能够自主安排取货时间,还提升了物流网络的运行效率,使得配送员能在相同时间内覆盖更广的区域、服务更多的客户。自提柜就像一座建立在乡村社区、街头巷尾的“不打烊驿站”,无声地传递着服务的温度与效率,最终实现了“让客户省心、让配送员舒心”的双赢局面,扎实兑现了烟草物流服务民生的承诺。
从甩箱配送压缩链路损耗让货流如动脉般高效奔涌,到新能源车编织低碳路网让轮印化作低碳发展的诗行,再到便民自提柜让“最后一公里”成为“最暖一平米”——三亚烟草正以一场深刻的物流体系现代化、绿色化革命,书写着属于行业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