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状况等级为优 优良天数比例高达 96.1% 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优良

三亚交出“亮眼”生态“成绩单”

国际旅游岛商报 2025年08月15日 黄力萍

  商报全媒体讯(椰网/海拔新闻记者 黄力萍)8月14日,在全国生态日即将来临之际,三亚市召开生态文明建设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生态环境状况等级为优、生态质量指数达75.14、优良天数比例高达96.1%……2025年上半年,三亚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生态答卷。

  守护生态底色

  生态,是三亚最宝贵的财富,也是城市发展的根基。近年来,三亚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方位、多层次地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坚决守护好这一方青山绿水、碧海蓝天。

  2025年上半年,三亚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生态答卷。生态环境状况等级为优,生态质量指数达75.14,生态质量类型为一类,自然生态系统覆盖比例高、生物多样性丰富。在大气环境方面,环境空气质量总体优良,优良天数比例高达96.1%,主要污染物PM2.5累计平均浓度与去年同期持平,清新的空气成为三亚的标志性名片。

  水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同样令人欣喜,三亚河凭借其卓越的生态品质,分别入选生态环境部美丽河湖和水利部幸福河湖优秀案例;三亚湾、海棠湾也凭借清澈的海水、优美的海岸线,入选国家级美丽海湾典型案例。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优良,无废城市建设不断深化,新增610家“无废细胞”,涵盖文明校园、绿色商场、绿色工厂、清洁乡村等,覆盖面不断扩大。在生活、农业、旅游、海洋等领域形成具有三亚特色的5个“无废城市”典型案例。

  打造标志工程

  在守护生态底色的基础上,三亚积极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高质量打造一批具有示范性和引领性的标志工程,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模式和经验。三亚出台《美丽三亚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和《美丽三亚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7年)》,建立了以8个领域、37项指标为重点的美丽三亚建设框架体系。

  蜈支洲岛海洋牧场以“生态保护修复 + 休闲渔业”的创新模式,拓展了海洋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路径,入选省第二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为海洋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同共进提供了成功范例。崖州区在荣获生态环境部第七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称号的基础上,深入实施“三城三地一古镇”发展战略,积极探索“两山”转化新路径,走出了一条具有崖州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为乡村生态振兴提供了有益借鉴。

  未来,三亚将继续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锚定全国一流生态环境质量目标,深入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全面推进美丽三亚建设。着力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深化和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不断满足市民游客对三亚生态环境的美好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