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容琼文
偏头痛是比较常见的原发性头痛,主要表现为发作性、一侧的头痛,大多为搏动性,持续时间4~72小时不等。可伴有恶心、呕吐,光、声等刺激或日常活动可能使头痛加重。患病率5%~10%。
本质上偏头痛是一种慢性血管性头痛。约60%的偏头痛患者有家族史,其亲属出现偏头痛的风险是一般人群的3~6倍。本病女性多于男性,多在青春期发病,月经期容易发作。其次,某些食物和药物可能诱发偏头痛,食物包括含酪胺的奶酪、巧克力、腌制食物、葡萄酒等;药物包括口服避孕药、血管扩张剂如硝酸甘油等。另外,强光、过劳、应激、睡眠异常、紧张、进食、情绪不稳等也可能诱发偏头痛。
偏头痛治疗的目的是减轻或者终止头痛发作,缓解偏头痛的症状,预防头痛复发。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头痛发作时最常用的药物,包括常见的止痛药物:布洛芬、双氯芬酸等。当头痛严重时可选择特异性治疗药物,主要为曲普坦类药物:舒马普坦,但该类药物使用不应过频,则会引起药物过量使用性头痛。新型的治疗偏头痛的药物瑞美吉沙可以用于偏头痛的急性治疗和预防性治疗。
当偏头痛发作频繁、急性期治疗无效、无法进行急性期治疗或症状严重者,需要预防性地使用药物来预防偏头痛的发生。常用的药物有:普萘洛尔、氟桂利嗪、维拉帕米、丙戊酸、加巴喷丁等药物。
大部分偏头痛患者的预后良好,偏头痛的症状可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缓解,部分患者可在60~70岁时偏头痛不再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