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跌倒预防护理攻略

国际旅游岛商报 2024年09月13日 邢少云

  ■海南省第五人民医院皮肤康复科 邢少云

  跌倒是老年人住院期间最常见的意外伤害事件,且老年人往往由于生理功能自然老化及多病共存,一旦跌倒,就会导致脑部损伤、软组织损伤、骨折、脱臼,甚至死亡。所以关注老年人跌倒预防措施便显得十分必要,这也是保障老年患者安全的基础条件。本文旨在提供一套全面的老年人跌倒预防护理攻略,帮助医护人员及家属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有效减少老年人跌倒事件的发生风险,提高老年患者的护理质量。

  一、跌倒风险评估

  重点关注有头晕,眩晕,视力障碍,肌力、平衡及步态异常者。此外,跌倒风险评估内容还包括:有跌倒史、携带导管者、认知功能受损者、体位性低血压、大便/小便失禁、使用高跌倒风险药物患者(镇痛药、抗惊厥药、降压利尿剂、催眠药、精神类药等)。

  二、健康宣教

  1. 环境宣教:在患者床边、就餐区、卫生间等跌倒高危区域标注防跌倒警示图文,或直接在患者腕带上放置防跌倒标识;并向患者说明相关安全设备的使用方法,如紧急呼叫按钮、跌倒报警系统、安全扶手位置等。此外,时刻注意保持病房环境的清洁整齐,以减少滑倒风险。

  2. 疾病宣教:向患者解释疾病对身体功能的影响,指导患者正确鉴别可能导致跌倒的症状,如头晕、乏力等。

  3. 安全宣教:24小时专人看护,并为患者提供行走、移动及站立的环境,引导其合理使用助行器具,平时保持良好的姿势等。

  4. 健康教育手册:向患者讲解行走及活动安全指南,告知患者3个1分钟原则,即醒来在床上躺 1分钟 ,醒来在床上坐1分钟,站立后1分钟再行走,避免突然改变体位引起眩晕而发生跌倒。

  三、老年人防跌倒护理措施

  1. 环境干预:确保患者病房光线充足且地面干净,设置警示标识与防滑设施,注意警示标志醒目,床位附近、卫生间等区域定点铺设防滑垫。定期检查静脉输液患者输注速度,做好导管护理,避免静脉输液所致尿频,引发患者在卫生间因输液导管线路牵绊而跌倒等问题。

  2. 生活指导:引导老年人群穿防滑鞋,不要在空腹或饱餐后沐浴。适当锻炼,并科学借助辅助器具(助行器、拐杖等)行走,以预防跌倒。

  3. 用药指导:指导患者遵医嘱用药,告知潜在不良反应,尤其要关注高风险药物,比如使用降压、降糖等药物时,在药效期尽量限制活动,以免因头晕而导致跌倒。

  4. 心理疏导:帮助老年人群克服因年龄或体弱产生的心理障碍,鼓励患者遇到困难时及时求助他人,以此有效降低跌倒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