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亚市人民医院 朱平峰
产妇在分娩的时候将承受巨大疼痛,以至于可能会对分娩产生一定影响。由此,为确保分娩的顺利进行,临床将对产妇进行分娩镇痛。那么,什么是分娩镇痛?以下将为大家简单介绍。
1.什么是分娩镇痛?
产妇在分娩时,因为规律性宫缩的原因,会出现明显的下腹部疼痛,为了帮助产妇减轻这些疼痛,临床上通常会采取一系列的方法,包括药物法与非药物法来进行镇痛,其也就被称为分娩镇痛。
2.分娩镇痛有哪些方法?
分娩镇痛包括药物法和非药物法。
药物法主要为椎管内麻醉,即通过椎管内麻醉给药,可达到神经阻滞的效果,从而有效镇痛。此外,若经助产士、妇产科医生判断产程较长时(3小时以上),会在产妇硬膜外腔放置硬膜外导管,用于连接镇痛泵,使得镇痛时间得到延长,维持镇痛效果。
非药物法多采取导乐式,或者是听音乐及子宫按摩配合上产妇呼吸调节来降低疼痛感。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采取哪种方式进行分娩镇痛,都只能收获减轻疼痛的效果,无法达到完全无痛的状态,因此不少产妇依然会有疼痛等不适感。
3.分娩镇痛需要产妇如何配合?
分娩镇痛时,产妇需放松身心,保持呼吸平稳,如果出现宫缩痛的情况要立即告知麻醉师,并注意不要移动保持之前体位,以便更好地进行处理。
4.分娩镇痛有哪些优势?
目前临床上主要以硬膜外麻醉的方式进行分娩镇痛,具有以下优势:
其一,其麻醉药物使用剂量小,对胎儿影响不大,也不会过多影响孕妇的运动功能。
其二,其仅仅阻断产妇下半身感觉神经传导,因而可在降低产妇疼痛度的基础上促使其保持清醒及下肢活动,从而参与分娩过程。
总之,分娩镇痛可促使分娩疼痛下降至产妇可承受范围内,提高其分娩舒适度,保障母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