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英雄吴浪渡:

甘洒热血写青春 铁骨忠魂映琼崖

国际旅游岛商报 2025年07月23日 黄桂风

  ▲吴浪渡遗像 (资料图)

  ▲吴浪渡烈士墓

  ■商报全媒体/椰网/海拔新闻记者 黄桂风

  在海南儋州这片被革命热血浸润的土地上,吴浪渡的名字如同一座不朽的丰碑,镌刻着共产党人忠诚于党、宁死不屈的精神图谱。这位出身贫寒的农家子弟,以笔为剑、以血为墨,在民族危亡之际书写了壮丽的青春诗篇。他一生都在践行“愿做埋沙鬼,不做亡国奴”的誓言,从投身革命宣传,到组织抗日力量,再到面对敌人酷刑宁死不屈,用28岁的生命诠释了这一铮铮誓言的深刻内涵。

  书生投笔:学成归来传播革命火种

  吴浪渡原名吴名章,字绍荣,1914年出生于儋县(今儋州市)白马井镇一个贫苦农家。父亲早逝,母亲务农供其读书,在慈母的教诲下,他从小聪慧敏捷,发奋攻读。年仅二十岁的吴浪渡又得到文化修养较深的叔父吴泰仑的严格管教,学业成绩与日俱增。在儋县中学求学时,地下党支部的革命书刊如暗夜火光,点燃了他心中的信仰之火。

  1936年夏,吴浪渡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共产主义战士。他一边读书,一边参加校内外革命活动。当年冬,他担任儋县中学党支部书记,带领进步学生撰写文章、出版墙报、街头演讲,将革命火种播撒在琼西大地。

  1937年,受组织选派赴省立师范深造的他,学成归来后出任白马井镇涌泉小学校长。在白马井镇任教的吴浪渡一边精心管理学校,一边发动进步师生开展抗日宣传活动。那段时间,吴浪渡在白马井三江巷吴俊云家多次开会讨论如何扩大抗日宣传效果,关键是从自身做起。于是,吴浪渡会同薛波润、吴俊云、苏邦贞和蒲德养等革命志士,抬回一块大石碑,上面刻上9个大字:“坚决跟共产党闹革命!”那块石碑立在吴家水井边沿,背面刻上他们的名字。

  1938年,当全国抗日战争进入全面抗战阶段,担任中共白马井区委书记的吴浪渡组织白马井沿海渔工举行抗日游行示威,群情振奋地打出标语并呼喊口号:“团结起来,积极投入抗日救国运动!”“愿做埋沙鬼,不做亡国奴!”“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此举激发了白马井群众团结抗日的情绪。这位戴眼镜的“文弱书生”,以坚毅目光和雷霆行动,成为群众心中的抗日旗手。

  铁血丹心:统战前沿的红色先锋

  1938年春,吴浪渡任中共儋县委委员,肩负地下联络站重任。他以“新州大众书店”为据点,推销《新华日报》《世界知识》等进步刊物,接送掩护地下工作者,构建起隐秘而坚实的情报网络。

  同年7月,吴浪渡协助中共儋县县委书记李汉同国民党儋县县长陈宗舜谈判,讨论儋县国共两党团结抗日问题。双方达成协定:以儋县中学抗日宣传队为基础,成立“儋县抗日武装宣传队”,由吴浪渡担任队长,潘江汉担任副队长,队员20多名,并由县政府发放枪支和活动经费。以吴浪渡为首任抗日武装宣传队队长,会同潘江汉带领队员,全副武装、大张旗鼓地深入到周边乡村进行巡回宣传演出,宣传抗日救国主题思想,吸收一批有志青年加入了党组织。

  1939年4月16日,日军从白马井西海岸登陆,为建造海军陆战队司令部,日军强令拆除白马井镇西坊尾100多间民房,在汉奸指认下,尤其要拆除所谓“共产房屋”,吴浪渡老家的大门和两间房屋被拆光。同年6月,儋县成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战时党政处,吴浪渡任负责人。他团结各阶层力量,组建青抗会、妇救会等团体,将抗日烽火燃遍儋州大地。同年底,黄金容任中共儋县县委书记,吴浪渡等同志为县委委员。

  1940年4月初,黄金容与黄振亚前往特委接受任务返回途中,于儋县东成抱舍墟遭遇大股日军。在与日军的激战中,黄金容、黄振亚不幸中弹,光荣牺牲。

  作为县委书记的黄金容牺牲,导致中共儋县县委一度缺乏强有力的领导人物。在这种危局下,上级决定吴浪渡担任县委代理书记,主持县委全面工作,很快就使全县抗日救亡及其他工作步入正轨。

  血色琼崖:铁骨铮铮抗敌寇

  1941年初,吴浪渡被调任“琼总”三支队一大队政委。不久,他又被调任二大队政委。同年8月,为进一步扩大抗日根据地、增强部队战斗力,潘江汉和吴浪渡带领二大队从自沙七坊乡出发,部队经过昌江、感恩、乐东、崖县、保亭、陵水、万宁等县,于1942年2月抵达万宁县六连岭根据地,行程千里,鏖战十余次。吴浪渡在行军中,身先士卒,吃苦耐劳,深入细致做战士的思想工作;战斗中,他和潘江汉沉着指挥,勇敢应战,表现出一个指挥员冷静、果断、勇猛的军事指挥才能。

  为了进一步加强琼崖抗日力量的思想建设,不断提高战斗力,1942年初,琼崖特委组织由马秋江任团长,吴浪渡和符日桓等人为成员的巡视团。他们先后到临高、儋县、澄迈、定安和琼山等地视察。颇具革命理论功底、撰写过多篇有分量文章的吴浪渡在巡视期间,被邀请到演丰区和美安区等地为党员训练班上党课。他向学员们讲解马列主义理论与党的抗日救国政策,拨动了学员们的心弦,每一次讲课都赢得热烈的掌声。

  然而,在日军那里上了黑名单的重点人物吴浪渡,也时刻面临着生命危险。后来,在琼山县东山区冲树坡村视察期间的一个凌晨,由于汉奸告密,日军突然袭击该村,巡视团奋起还击和突围。在战斗中,马秋江中弹牺牲,吴浪渡和符日桓等共产党人被捕。身陷囹圄的吴浪渡,在日军的酷刑面前宁死不屈,表现出了铮铮铁骨。每每苏醒过来,吴浪渡都与敌舌战,怒斥日寇侵华的血腥暴行。是年盛夏,日寇无可奈何,将吴浪渡和符日桓密押送刑场。吴浪渡与战友符日桓等同志高呼口号,英勇就义,为党的民族事业,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时年28岁。解放后,儋县人民政府追认吴浪渡为革命烈士。

  “他的一生虽短暂,却如流星划破夜空,照亮了琼崖抗战的道路。”儋州市委党史研究室有关负责人表示,吴浪渡忠诚于党、服务人民、临危不惧的精神,已融入儋州人的血脉,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投身国家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