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报全媒体讯(椰网/海拔新闻记者 陈王凤 柯育超)9月12日,商报记者从海南省防御台风“摩羯”应急指挥部新闻发布会(第六场)上了解到,根据初步摸排,海南省在建项目2860个,截至9月11日,已复工项目2125个,复工率74%。
1 三亚陵水等10个市县已全部复工
根据初步摸排,全省在建项目2860个,截至9月11日,已复工项目2125个,复工率达74%。三亚、陵水、东方、琼海、万宁等10个市县已全部复工,定安、昌江、乐东、临高等4个市县复工率在80%以上。本次受台风影响较重的海口、儋州、澄迈、文昌等市县复工率分别为39%、66%、15%、24%。
2024年在建省重大项目269个,截至9月11日,194个项目已复工,复工率72%。三亚、陵水、东方、琼海、万宁等13个市县重大项目已全部复工,本次受台风影响较重的海口、儋州、澄迈、文昌、定安等市县复工率分别为37%、87%、8%、50%、33%。剩余75个项目因水电未通、进场道路中断等原因尚未复工,相关单位正加强指挥调度,全力推动项目尽快复工。
截至9月11日,已统计全省20个园区共有规上企业2417家,复产规上企业1737家,复产率为72%。其中,13个自贸港重点园区目前共有规上企业2138家,复产规上企业1555家,复产率为73%。三亚崖州湾科技城、三亚中央商务区、东方临港产业园等园区复产率已达100%,洋浦经济开发区、海口复兴城、海南生态软件园等复产率在60%以上,海口江东新区、海口国家高新区复产率分别约为40%、30%。
本次受台风影响较重的海口、儋州、澄迈、文昌、定安、临高等市县产业园区目前共有规上企业2152家,复产规上企业1469家,复产率为68%。
2 出台政策“组合拳”支持复工复产
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丛劲松表示,下一步工作将从三个方面开展。
一是明确工作目标,推动经济回归正常轨道。力争9月20日前,除海口、文昌外重大项目复工率达到100%,国庆节前所有在建项目全部复工。
二是坚持精准高效,全力解决堵点难点问题。逐家企业、逐个项目摸排核实厂房、机器、原料受损情况及供水、供电、供气、道路中断情况,会同电网、交通等部门统筹做好用工、用料、用电保障。依托问题快速反应协调解决机制,分层分级解决复工复产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问题,为企业和项目提供正常生产条件。
三是强化政策支持,全面提升防灾救灾能力。科学编制灾后恢复重建防灾减灾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规划,增强应对重大风险灾害能力。会同金融、农业、工信、商务等部门,出台政策“组合拳”,支持灾后复工复产和重建工作。根据超长期国债、专项债等资金支持领域,围绕五网基础设施、民生公共服务、产业发展和应急管理能力提升等方面谋划一批灾后重建项目。
3 海南电网三方面措施保障复工复产用电
随着抢修复电等灾后重建工作深入推进,社会经济生活也在快速恢复中,海南电网公司采取了哪些措施做好复工复产用电保障?
海南电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东表示,截至12日12时,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电率76.7%,三亚、琼海、东方等12个市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面复电,省重点监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电率87%。
为全力打赢复工复产攻坚战,海南电网公司主要采取三方面措施:一是快抢快修,提升效率。海南电网公司聚焦企业用电问题,加大应急资源调配,全力投入卫星通讯车、应急电源车、高空作业车等应急抢修及保电装备,以最快速度抢修复电。在应急电源紧缺的情况下,通过发电接入等方式推进民生保障类企业率先复产。二是靠前服务,精准施策。海南电网公司坚持“一企一策”,657名客户经理逐一走访、“面对面”上门服务,按照“一天一跟踪”方式服务复工复产,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动态准。三是紧盯安全,排除隐患。海南电网公司主动对接工业、农业、商业等客户,分类分批指导企业开展电气设施设备受损评估,全面排查设备受潮、电线脱落、绝缘损坏等安全隐患,并及时整改到位,确保人身安全、设备安全、生产安全。
4 “六个加快、六个力保”推动农业恢复生产
连日来,省农业农村厅紧紧围绕灾区农户和受灾企业所急所需,紧紧围绕“六个加快、六个力保”,组织农业恢复生产工作。
一是加快修复损毁设施。33667艘渔船恢复出海捕捞能力,占全省海洋捕捞渔船的97%。二是加快下沉技术力量。组织热科院、农科院、海南大学等科研院所,以及10个省级产业技术体系的100多名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三是加快调配救灾物资。加强生产物资储备,已储备的种子基本满足灾后农业生产需要;成立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61支,可调用农机具1400余台套。四是加快推进疫病防控。截至9月11日,受灾市县死亡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基本完成。五是加快组织生产互助。组织南部地区蔬菜和水稻育秧企业,为北部受灾严重的企业开展集中育苗,实现自救互助。六是加快企业复工复产。协调省农行、农商行等出台一系列政策,适当延长贷款时效和放宽贷款条件。截至9月11日,6个受灾重点市县的106家农业龙头企业中,有81家企业复工复产,总体复工复产率达80%以上。
下一步,海南将聚焦“六个力保”,加快推动农业恢复生产。一是力保粮食和天然橡胶生产,实施水稻单产提升技术,实现“北部损失南部补”,力争完成粮食生产任务。按照天然橡胶生产保护区划定范围,推动受灾胶园补种或连片更新,力争面积不减、质量提升。二是力保农业基础产能有效恢复。把畜禽和水产苗种场作为恢复生产的重中之重,为下一步补栏、补苗奠定基础。三是力保农户损失降到最低。做好环境消毒、病害防治、养殖管理,提高存活率;加强深水网箱起捕收储,减少损失;抓紧受灾槟榔、香蕉补种改种,加强荔枝、胡椒水肥管理,为明年不减产创造条件。四是力保脱贫户不因灾返贫致贫。针对风灾涉及的脱贫户,积极开展防返贫监测,及时落实帮扶措施,确保脱贫人口收入不降,基本住房和饮水安全等不受影响。五是力保大灾之后无疫病。统筹防疫物资向灾区倾斜,开展无害化处理和应急免疫,加强屠宰场、水产市场检疫监管,严防病死畜禽和水产品流入市场。六是力保全年目标任务基本完成,在第四季度千方百计补上灾害损失。
5 海南国资商场酒店等全部恢复正常运营
海南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申琦介绍了当前省国资系统开展灾后复工复产的有关情况。
申琦表示,台风过后,省国资委第一时间组织带队深入企业生产经营一线,调研指导灾后复工复产工作。目前,省国资系统所属机场、高速公路、客运车站、商场、酒店已全部恢复正常运营,景区景点也将陆续实现全部开放。省属企业92个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实现复工复产,占全部停工项目的76.7%,其余28个停工项目将在9月30日前全面实现复工。
截至9月12日13时,已有7家海南省属企业和4家驻琼央企结对帮扶海口、澄迈、定安的11个乡镇,重点帮助解决饮用水、生活及医疗物资供应、应急用电保障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