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知识,急慢性疼痛有哪些危害,怎么治疗?

国际旅游岛商报 2024年03月29日 冯 辉

  ■海口市人民医院 冯 辉

  “疼痛”这一名词大家陌生吗?在日常生活中,相信每个人都感受过“疼痛”带来的刺激,从医学的角度来说,“疼痛”和“麻醉”又有着紧密相连的关系,这是为什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急慢性疼痛是怎么回事?

  众所周知,我们的身体是由多个器官和组织所构成的,当身体组织受到了“侵害”,就会引起不愉快的感觉和体验,所以疼痛是一种主观感受。当然,创伤、炎症、神经病变或内脏牵引等因素都会引起疼痛,且疼痛的性质也随着病因而变化,常见的有钝痛(酸痛、胀痛或闷痛)、锐痛(撕裂痛、切割痛、刺痛、绞痛或灼痛)2种形式。

  在临床中,急性疼痛主要是指在某种因素的影响下,导致急性发作,疼痛剧烈,且经常以手术后的疼痛为主。慢性疼痛主要是指患者机体感觉到的疼痛症状持续3个月以上的情况,导致患者睡眠紊乱、食欲不振、精神状态较差,甚至精神崩溃、人格扭曲等较为严重的情况,所以慢性疼痛也被喻为“不死的癌症”。

  二、急慢性疼痛有哪些危害?怎么治疗?

  1.危害

  其实,很多人认为疼痛就是一阵的事情,忍忍就过去了。但是,疼痛不是无缘无故出现的,也不会无缘无故消失。

  首先,从心理角度出发,疼痛会让我们的精神处于长期紧张的状态,久而久之,容易出现暴躁、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对生活、工作或学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其次,会诱发各种并发症,也就是说,在急慢性疼痛的影响下,患者的神经、内分泌、心血管、消化等多种系统可能会出现异常,进而导致各类并发症“趁势而起”,如血栓、肺部感染等。

  2.治疗方法

  面对疼痛,我们真的要“举手投降”吗?当然不会,随着人们对疼痛的认识逐渐加深,疼痛医学发展也逐渐“崭露头角”,治疗疼痛的手段越来越多,“麻醉治疗”终于可以“出手”了,让疼痛患者不用再饱受煎熬了。临床中,常用的麻醉治疗方法有神经阻滞、注射治疗、神经射频调控、病灶射频毁损及综合性治疗等,当然,麻醉治疗不是无的放矢的。在治疗前,医生会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数字等级评分、语言等级评分或Wong-Baker面部表情评分等方式,评估疼痛的程度,然后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麻醉治疗,为患者创造无痛、轻松的生活。

  总的来说,急慢性疼痛是一种主观感受,但是对人体的危害也是非常大的。随着医学发展,疼痛治疗的方法越来越多,而麻醉治疗具有先天的优势,是各种急性、慢性、顽固性疼痛的“克星”,让患者远离疼痛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