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出台乡村振兴促进规定

支持鼓励人才到基层作贡献

国际旅游岛商报 2024年03月29日 史若木

  商报全媒体讯(椰网/海拔新闻记者 史若木)为了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强省建设,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3月20日,海南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了《海南省乡村振兴促进规定》(以下简称“该规定”),将于4月1日起实施。

  规划

  省与市县各有分工

  关于规划,该规定提出,海南省实行省负总责,市县、乡镇抓落实的乡村振兴工作机制。

  省政府编制全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省政府有关部门编制专项规划,市县政府编制本地区乡村振兴规划或者实施方案。县级以上政府应当推进城乡及垦区一体化协调发展,将垦区纳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

  产业

  多个产业齐头并进

  关于产业发展,该规定提出,县级以上政府应加快培育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全产业链,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集群、产业强镇,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县级以上政府应支持发展县域农业主导产业。在种植产业上,推进冬季瓜菜、热带水果、热带经济作物、花卉苗木、南药、黎药、苗药、林下种植养殖等特色产业发展。

  在养殖产业上,保护提升生猪基础产能,扶持发展黑猪、黑山羊、黄牛、文昌鸡、嘉积鸭养殖等特色畜禽产业,加快建设现代养殖体系。

  在水产养殖上,严格落实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因地制宜支持发展石斑鱼、金鲳鱼、罗非鱼、对虾、东风螺等特色水产养殖产业,发展南繁水产种业。

  在海洋渔业上,推进现代渔业产业园区、海洋牧场、渔港、避风锚地、渔港经济区建设,发展深远海养殖,探索同东南亚国家产业链联动。

  在农旅结合上,县级以上政府应提供产业发展所需的公共基础设施与服务,发展共享农庄、休闲渔业、红色旅游、观光农业、农事体验、乡村民宿、民族手工业、中医药康养等乡村产业;推进沿环岛旅游公路、沿环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旅游公路和美乡村建设。

  产品

  支持开拓国内外市场

  关于农产品产销,该规定提出,在食品安全上,县级以上政府应采取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追溯、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和食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等方式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在品牌上,应健全农产品品牌管理体系,培育发展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线上线下展销中心,加强对农产品原产地和农产品类地理标志的保护。

  在加工上,应利用自贸港政策,支持开拓农渔产品国内外市场,发展进口农产品加工业和外向型农产品加工业。支持发展适合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的农产品初加工产业。

  在供应链上,应统筹农产品产地、销地、集散地市场建设,建立健全覆盖县乡村三级农产品冷链仓储物流体系,支持建设线上线下融合的现代乡村商品流通和服务网络,提升农产品供应链建设水平。

  在出口上,省商务厅、农业农村厅应研究落实农产品进出口促进政策,加强进出口公共服务,指导农产品出口企业开展国际认证,扶持壮大农产品出口市场主体。

  人才

  鼓励人才到基层作贡献

  关于就业与人才,该规定提出,在就业上,县级以上政府应建立农民收入增长长效机制,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预警和帮扶机制。应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强省际省内劳务协作,鼓励各类群体返乡入乡创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做强海南特色劳务品牌。

  在基层干部上,应支持从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乡村医生、乡村教师中选拔村干部,支持退休公职人员和退休事业单位人员等返乡下乡服务乡村振兴事业。探索建立村干部基本报酬正常增长机制和村干部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保障制度。对在发展村集体经济中作出突出贡献的村干部,可从当年度村集体经济收入中按规定提取一定比例进行奖励。落实乡镇工作补贴和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制度,确保乡镇机关工作人员收入高于县直机关同职级人员。

  在人才培养上,应建立各类人才返乡入乡激励机制,加大对乡土人才培养力度,培育农村劳务带头人、致富能人、乡村匠人队伍。鼓励农民参加职称申报。专业技术人员离岗下乡创新创业,可以知识产权、资金等要素入股、参股农村集体经济项目,获取收益。鼓励基层农技人员提供农业技术增值服务并获得合理报酬。

  中小学教师、卫生等重点领域专业技术人才晋升高级职称前,应当具有累计不少于两年的基层工作服务经历。县级以下基层对长期在乡村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较大贡献的人才,在职称评定和岗位聘任时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

  此外,该规定还在农村的土地使用、精神文明、文化发展、教育与医疗服务等方面设立了详尽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