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患者的一把双刃剑——糖皮质激素

国际旅游岛商报 2024年01月26日 郑玉

  ■海南西部中心医院药学部主管药师  郑玉

  糖皮质激素,大家耳熟能详的“激素药”。糖皮质激素是由肾上腺皮质束状带分泌的一类甾体结构的激素,能够调节糖、脂肪、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和代谢,同时还能抑制机体的免疫反应、发挥强大的抗炎、抗毒、抗休克等多种生理作用。

  一、哮喘治疗的“主力”

  糖皮质激素是在全球治疗指南推荐的哮喘治疗的一线药物,糖皮质激素能够作用于气道炎症形成的各个环节,有效控制气道炎症、降低气道的高反应,从而减轻患者喘憋症状、减少哮喘的急性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改善肺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上常用的给药途径有局部吸入和全身性给药。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的气道炎症疾病,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伴或不伴胸闷、咳嗽,其患病率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调查研究显示我国的哮喘患者控制率不容乐观。

  二、糖皮质激素用药方式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是哮喘患者的首选给药方式。因为口腔吸入的给药方式,药物可以直接作用于呼吸道,发挥局部抗炎作用,剂量均为ug级别,所需药物的剂量远远低于全身给药剂量,部分残留在口咽部的药物会通过胃肠道进入血液,经肝脏的代谢可以基本灭活,因此引起全身的不良反应很少。

  三、糖皮质激素主要不良反应

  糖皮质激素主要的不良反应为局部的口腔念珠菌感染、声音嘶哑、咽部疼痛等。患者吸入药物后进行深部的口咽部清水漱洗可显著降低以上不良反应的发生。患者长期规律地吸入临床推荐剂量范围的糖皮质激素是安全的,不可自行增减药物的剂量。

  哮喘的气道炎症属于慢性炎症,即使症状消失,仍有炎症存在,因此需要长期规律地用药,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给药方案。

  四、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

  全身性糖皮质激素可用于难治性哮喘,即部分患者正确使用吸入糖皮质激素的情况下,仍然症状控制差,急性发作频率高,这种情况可以加以小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口服维持治疗。还有一部分患者哮喘急性发作时,不能很好地完成吸入操作,对短效的支气管扩张剂反应差,可以选用全身性的糖皮质激素进行短期的治疗。长期的全身糖皮质激素可能引起患者满月脸、水牛背、肥胖、骨质疏松、白内障、胃溃疡等严重的不良反应,因此切不可自行使用全身性的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是柄双刃剑。科学、规范使用糖皮质激素,有助于哮喘患者长期治疗效益,维护患者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