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报全媒体/椰网/海拔新闻记者 史若木/文 戴铭/图
1月25日,海南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厅局长通道”开启。8位厅局长围绕稳就业、惠民生、对外开放、招商引资、旅游业提质升级等社会普遍关切的热点议题从容应答,话成就信心满满,谋发展底气十足,传递出海南将更高水平深化改革开放的坚定决心,奏响全力推动自贸港高质量发展的最强音。
省医疗保障局局长李文秀:
尽快落地实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据初步统计,目前,我省失能人员总数达到28.19万人,其中严重的失能人员有4.24万人。”省医疗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文秀说。
为此,李文秀表示,建立适合我省特点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解决失能人员长期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的问题变得非常迫切。省医疗保障局将会同卫健、民政、财政、人社、残联等部门,从我省的实际情况出发,建立管用高效的协调机制,研究解决在开展长期护理保险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堵点问题。
“尽快落地实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我们的追求,尽早地减轻失能人员的家庭负担,提升失能人员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让医保的温暖关爱惠及千家万户。”李文秀说。
省人社厅厅长李锋:
从四方面下功夫稳就业 切实兜牢民生底线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书记、厅长李锋介绍,该局将从四个方面下功夫稳就业、惠民生。
一是在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导向上下功夫。进一步从政策端发力,把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先目标,加强产业、投资、消费政策协同,推动形成高质量发展与就业扩容提质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二是在推进市场供需匹配上下功夫。着力引导需求,推动海南四大主导产业和三大“未来产业”与人力资源协调发展,支持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和企业,在自由贸易港建设中挖掘新的就业增长点;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面向企业职工、重点群体开展职业技能专项培训,努力破解就业供需结构性矛盾。
三是在促进重点群体就业上下功夫。注重兜底保障,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着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力特别是脱贫人口、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切实兜牢民生底线。
四是在夯实基层就业服务上下功夫。充分发挥238家就业驿站便民就业功能,不断完善群众多样化就业需求的“家门口”服务机制,进一步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质量;持续推进区域劳务协作,有序组织农民工和脱贫人口外出务工,持续打造海南特色劳务品牌,带动更多人就业创业。
省外事办主任戴贞:
海南“朋友圈”越来越大 “走出去”成果越来越实
“我省海南外事部门在助力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取得两个‘越来越’的成效。”海南省政协委员、中共海南省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海南省外事办公室主任戴贞介绍。
第一个“越来越”是海南“朋友圈”越来越大。全球30多个自由区积极响应加入我们发起的全球自贸区(港)伙伴关系倡议,又有4个国外友城加入我们的“国际友城朋友圈”。一年来,有100多个国家的500多批次的外国政要、国际组织负责人、驻华使节代表、世界500强企业高管和媒体领袖访问海南,平均每天就有近2个批次,可以说,(海南)自贸港立体式、多元化的国际人脉网络已具雏形。
第二个“越来越”是“走出去”成果越来越实。“我们率先(组织)由省领导率队赴26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国际大招商,取得一批批对外合作成果。”戴贞说,大家感受可能比较直观的是,外事部门通过高层互访推动境外航线的恢复,目前已达50条,从海南走出去看世界变得越来越便利。
戴贞介绍,下一步,外事部门将围绕“提升海南自贸港的国际化成色”做好以下三件事:一是办好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二是推动全球自贸区(港)伙伴关系计划走深走实。三是实施“走出去”更多、“请进来”更频,努力服务于国家总体外交和海南攻坚战。
省工信厅厅长刘立武:
全省工信系统取得4个全国第一和3个100%的成绩
“过去一年,全省工信系统取得4个全国第一、3个100%的成绩。”省人大代表,海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刘立武在通道上介绍。
4个全国第一、3个100%分别是: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5%,增速排名全国第一;1一11月,规上工业企业营收、利润总额同比增速也排在全国第一,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达到了50.8%,意味着,海南省每销售2辆汽车就有1辆汽车是新能源汽车,这个排名也排到全国第一。在全国率先实现全省2518个行政村千兆光纤、5G网络通达率100%。另外,环岛公路的5G网络100%覆盖。
刘立武介绍,下一步,全省工信系统将紧紧围绕(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打好产业补链强链攻坚战”这个要求,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国际化为要求,锚定全年工作目标,从先进制造业、培育新质生产力、数字经济产业等三个方面聚焦发力。
省旅文厅厅长陈铁军:
去年全省旅游总收入1813亿元
“2023年,全省旅游接待总人数达9000.6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实现1813.09亿元,同比增长71.9%;2024年,我们将抓好六方面的工作擦亮海南旅游品牌。”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陈铁军说。
一是规划引领,优化空间布局。着力打造三级、三圈和两路。二是要着力打造品牌。海南有三张文化名片:一是东坡文化,二是黎族文化,三是海洋文化。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在全面进行文化名片推广的同时,结合海南的实际,着力推出一批度假区、酒店和景区的品牌,以及其他市场主题的品牌,从而形成品牌矩阵。
三是推进旅游业和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催生一大批高质量的产品。四是着力加强对旅游市场秩序的规范。五是推进旅游市场秩序的整治,对一些害群之马进行打击。六是推进全省旅游主体的服务功能提升。
省科协党组书记许振凌:
为海南高质量发展贡献科协智慧
海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许振凌表示,省科协将做好四项服务为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培育现代化产业体系作贡献。一是坚持为科技工作者服务,推动形成有利于科技人才建功立业的良好环境。省科协要发挥2741个基层科协组织的平台和枢纽作用,做好对科技工作者的思想引领、事业支持、人文关怀、情感链接,团结引导和鼓励我省近70万名科技工作者坚守责任和使命,把个人理想融入创新创造,把论文写在海南大地上。
二是坚持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推动更多创新成果转化为优质生产力。三是省科协要坚持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服务,培养和锻造一支高素质的创新后备大军。四是坚持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服务,为海南高质量发展贡献科协智慧。运用好科技创新智库1500名科技创新智库专家和12个省级科技工作者调查站点的作用,高质量办好科技工作者建议,为党委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咨询服务,为海南高质量发展贡献科协智慧。
省委深改办常务副主任关继荣:
31个封关项目主体工程基本完工
“过去的一年,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迈出重要步伐。”省人大代表,中共海南省委副秘书长、中共海南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办公室(自由贸易港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关继荣在通道上介绍。
一是封关运作准备工作稳妥有序推进。全省上下以“大会战”姿态全力推进封关运作“三张清单”,各项重点任务均按计划实施,31个封关项目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压力测试进展顺利。
二是重点政策进一步优化。三张“零关税”清单持续扩容增效,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政策扩大至全省重点园区,在用好这项政策的同时,我们也在制度集成创新方面积极探索。最近我省刚发布了新的一批6个制度集成创新案例,这中间有些在全国都是首创。
三是政策效应持续显现。得益于自贸港政策的加持,2023年海南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2%,位居全国前列。“4+3+3”现代化产业体系根基更加牢固。南繁种业产值突破100亿元。崖州湾科技城聚集海洋产业类企业约千家。全省经营主体增速连续46个月位居全国第一。企业用实际行动表明了他们看好海南自贸港的前景,积极参与建设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决心。
省商务厅厅长张斌:
今年从四个方面做好招商工作
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中共海南省委自由贸易港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兼)张斌介绍,今年,省商务厅将从四个方面做好招商工作。
一是通过自贸港的政策来招商。不断优化自贸港开放政策,如进一步优化海南自贸港的外商投资企业的负面清单,缩减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优化加工增值30%免关税政策,通过政策的优化让更多的企业能够享受到自贸港红利。
二是开展产业链招商。省商务厅将学习兄弟省份好的做法,研究建立招商引资的“链长制”和“赛马”机制。围绕海南自贸港的四大主导产业,谋划一批适合海南自贸港发展的重点产业,通过对产业链的链主企业及上下游配套企业的集成招商,争取今年形成1—2条产业链招商的突破。
三是继续开展全球大招商。继续利用好省领导出访的机会,已经排出今年省领导出访的计划表了,围绕世界500强重点企业开展精准招商。
四是优化营商环境的招商。积极打造“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我省已经初步建立了线上线下的“一站式”服务平台,对所有来海南投资兴业的企业,省商务厅将提供全生命周期、全流程的服务保障。